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渠道管理 > 李宁:渠道复兴与扩张

李宁:渠道复兴与扩张

头上的亏损帽子被摘下之后,让一度低迷的李宁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李宁则一再强调,产品、渠道、运营能力的提升,是扭亏为盈的关键。

  面对充满太多变数的市场环境,李宁变革与升级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也只有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竞争环境变化做出及时的、适当的反应,才能促成其不断地成长和成熟。只是,李宁的每一次变革似乎都是在一波三折中冒险。

  自2012年开始,李宁连续三年亏损,也正是这三年时间,李宁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与转型。

  如何突破原有的批发业务模式,在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下开展差异化经营成为关键。李宁开始发力打造新的平台和商业模式,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渠道复兴计划”,该计划耗资高达14亿元至18亿元,希望通过改造,彻底摆脱过去传统的批发业务模式而转为零售业务模式。

  尤其近两年内,李宁公司已全力开展实施零售业务模式,建立全面整合的终端到终端零售业务平台,从公司、附属公司、渠道层面连接四个关键模块,包括需求预测、采购计划、供应链协作和零售运营。通过需求分析和制定采购计划、提高库存效率、降低现金转换周期,并针对零售门店实际销售做出实时安排。同时,该流程也保证了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调配充足的存货,提高同店销售额。

  但也不乏有业内人士提出,李宁三年渠道复兴计划进展并不彻底,零售模式对公司资本开支施加了压力,零售点数量增加,相应的销售点租赁成本、员工成本等随之增加,终端物流费用也增加等。

  截至2016年3月31日,李宁品牌在中国的销售点数量共计6106个,较去年底净减少27个。但李宁持续扩张的速度远超目前关店调整的速度。

  对于李宁的这一做法,业界也提出了质疑,面对内忧外患,李宁最优的做法应是踏踏实实提高店面的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而不是重拾扩张,最终导致大而不强。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李宁和小米的用户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所以笼络那些为发烧而生的年轻人一直是李宁的目标。去年5月份,李宁宣布和小米生态链企业、小米手环缔造者华米科技达成战略协议,共同研发新一代智能跑鞋,探索大数据健康领域。

  李宁惯于主动出击,这也正是李宁品牌的活力所在。

  复杂的市场环境充满太多不确定,就像运动比赛一样,不到最后一秒,你永远不知道结果。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