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在北京做云南私房菜的吾十小院女主人卡生在公众号里宣布将有一场”维多利亚古董服饰展和游击店“的活动要举办,那是她和她的朋友DDR Vintage复古店合作的成果。吾十小院在北京东四一条狭长安静的胡同里,开展那日是10号,天下过暴雨,但依然有人坚持拜访。
“听到维多利亚,就觉得挺有意思的吧。” 一个专程去胡同里看展的女生说,她还带了她的朋友,两人不时向DDR Vintage的主理人张淼发文,“这个包是什么做的?这个戒指呢?”
张淼和丈夫那磊经营的复古店DDR Vintage其实主营业务是独立设计师的旧时装,维多利亚时代的货品在他们远赴各国搜罗的旧物中占比很小。除了一些真正懂行的收藏者,维多利亚时代的衣物因为已经和现代审美相去甚远,也并没有那么好卖。不过他们还是决定,以维多利亚之名做一个小展。
人们都感受得到,维多利亚这四个神秘又遥远的字具有怎样的号召力。卡生想,这大概是因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既具备现代女性的某些特征,同时也是与上一个时代的承前启后,如果我们要讲述服装历史,必须从维多利亚时期开始。它是时尚的一个开端。”
说它是开端,其实和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有关。张淼介绍道:“ 这个时期的服饰,比较重工,比较接近高级定制的感觉,像这种衣服只有贵族在一定场合会穿,会直接告诉工匠我想要什么面料什么型。” 这听起来就像是Chanel、Dior等高定时装屋的雏形。
另外,无论是女人们追求的几只腰臀比还是蕾丝勾成的花边裙裾,几乎在今天依然是时装设计师最常用到的元素。你也几乎一眼就能认出这个时代繁复的设计风格,或是某种特质,从文学到建筑,都是独属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在这些外象之下,蕴藏着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哥特风格、印象派等各种门派文艺的热闹,而诸如这般各类风格一股脑地复兴,恰恰也是社会个层面极端繁荣的结果。
{page_break}1837年到1901年间,即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数十年间,大英帝国的领土达到了3600万平方公里,经济占全球70%,1832年通过的改革法案更是标志了一个理性时代的来临。这个时期的英国还经历了工业革命和长时间的和平及繁荣,可以说,维多利亚时代有些类似中国的唐代,是英国巩固自我地位又开拓文明疆土的盛世。
物质富足时期的人们总是格外讲究的。在推崇道德修养的文明环境下,英国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变得极度追究细节。中上阶层对饮食格外讲究,他们已经认得了航海时代从东方运回国的香料,并学会用其烹饪。历史上最早的烹饪学校诞生于私,小甜点开始流行,为了配合饮食,贵族们还养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
也许正是依赖于茶文化的流行,茶话会也渐渐成为了最常见的社交形式,淑女和绅士因因一杯茶结缘,礼仪文化也由此而加强。而礼仪又决定了服饰设计的细节。
这个时期的女性躲如维多利亚女王的画片像中人一般,大多穿着由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蓬蓬裙、立领、高腰、公主袖等元素组成的服装,简单来说,就是一看就是小公举。
虽然这些繁复的设计并不有利于人们生活,而在这些并不适用的“复古造型”背后,则恰如其分地表达除了盛世之间人民的精神状态:对品味和阶级极端看重。为了彰显地位,工匠们会把纽扣用真丝或绸缎包裹起来,来显示自己的绝佳技巧,这不单单是一个美学命题,也是一个社会命题,越华丽越高贵、越费工越有钱。
但和我国的大唐盛世最不同的一点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人可不能袒胸露乳,他们拥有了极其保守的性观念。所以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要穿高高的立领,把纤细的脖子挡起来,而唐代的衣服则十分性感。
此番区别可能和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有关。在文化丰盛的时期,中国古人更加尊重性如同尊重自然,食色性也,性和性别都被赋予智慧和法的和合,尤其是在藏传密宗里,这意在调心修行。而在英国,文明则是理性的,它因更强调婚姻制度和法律的概念,而将性与享乐主义的美感分割开来。
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所建造的教堂数目超过了以往整个国家建造数量之和。牧师们随处布道、政客们公开言说、报纸铺天盖地地宣扬“婚姻”的神圣和贞操的重要。
但可笑的是,文明本质上是一个自我压制的过程,压制得越多,反抗也越明显。妓院在这个时期开了不少,色情艺术反而繁盛起来,英国这时是世界艺术史上公认的”面具社会”。发生在19世纪欧洲的道德涣散影响了英国人,他们终于迎来了一场压抑的肃清运动。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后半期,社会用极端的道德束缚捆绑人们,令他们时刻注意仪态,正派的女性被视作一定是缺少性欲的,你几乎很难在维多利亚时代之外看到如此矫揉造作的首饰,你会纳闷一位看歌剧的女性为何非要用鹅毛扇子挡住自己只持续了一秒钟的表情。
英国的绅士和淑女也绝不会有话直说。这让人想起唐顿庄园里的一席话,庄园主人形容一个人内心脆弱,说的是”他像中国的瓷器一般“,这是多么可笑却又美妙的话术。
英国人不断告诫自己,正是因为衣料层层的包裹,神秘比裸露更值得期待。但也正因为如此,性感用一种扭曲的方式得以宣泄,比如,女人们虽然挡住了脖子,却用束腰把腰勒得很细很细,这样才显得胸大和臀翘。这种收腹衣虽然在十七世纪已经开始流行,但到了维多利亚时代,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女仆车夫,人们都追求热爱束腰,为了达到完美的腰臀比,有人甚至不惜掏出两根肋骨。还有维多利亚时期很有标志性的羊腿袖,会在手腕处一截忽然收紧,以突显女性的身体特征。
{page_break}除了衣服,首饰也表现出独特的风格。据张淼介绍,维多利亚时代的戒指有很多都是三颗宝石镶嵌,中间的宝石最大,两边略小,从左到右依次象征着“过去、现在、未来”,这依然是一种强烈的宗教观。而女人们出行喜欢带着小包包,里面只用装一支口红和一个粉饼,并不会考虑容量,对了,她们还喜欢把自己的侧影雕刻在贝壳上,送给中意的男子聊表心意。
可惜的是,这些极具辨识度的服饰流传至今,已不多得。张淼说,她收藏的10件衣服已经十分脆弱,不建议经常穿着,可以收藏或出席活动时再拿出来穿。
而在维多利亚时代,欧洲他国和美国也受到了大英帝国繁荣文化传播的影响,加上后来欧洲移民潮的出现,也使得具有此风格的物件流传到了世界各地,真货和仿古制品随之充斥市场。
不过真假还是能够辨别的,比如就经典的贝雕人像来说,近代的仿品是刻好了贴上饰品的,边角更为圆润,一看就知道是机器切割,而真正的古品是人像和贝壳浑然天成的。另外,真正的维多利亚时代物件也不会太流传于普通的复古市集,多搜藏在欧美当地的古董店铺中。
“英国的金器最容易鉴别,它们会有打标。比如这只指环,有5个标,需要拿放大镜去看。上面写着也许是伦敦也许是伯明翰制造,还会写生产者是谁,以及砖石、宝石的名字。” 张淼说。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不难看出英国人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怀念。2013年,适逢伦敦地铁建成150年纪念日,伦敦人就集体穿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服饰,开启了一段地铁之旅,伦敦地铁公司还特意把庆祝活动安排在了星期天,这样就能有更多市民加入。那一天,人们兴奋地把帽子伸出车窗外,就和一个世纪前工业革命成功的“日不落帝国”一样雀跃。
这不难理解,这个还保留着君主的国家也许还是有些怀念过去,怀念那个拿腔拿调的盛世时光,怀念把高贵推到极致的繁文缛节,怀念文明扩张的黄金时代。而至于中国人为何也对维多利亚文化感兴趣,兴许是英国人尚存的几抹君主精神,也藏在历经几千年王朝更迭的中国人的骨子里,也兴许是鸦片战争的苦痛回忆太深刻,所以我们都对此都格外介怀。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