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鞋市看点 > 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被批准为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被批准为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泗县特有的药物布鞋不仅穿着舒适,还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 近年来,泗县发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利用“非遗”鞋的文化资源发展相关产业。

  天气炎热,小村的培训现场更火热。

  在泗县大杨乡小丁村,来自泗县天和鞋服有限责任公司的技师孙标手拿一双“非遗”布鞋,边说边演示:“不要跳针、不要漏针,鞋底要保持干净,纳一双鞋底给你们的手工费是18元……”他正在对贫困户们进行“非遗”布鞋加工技能培训,现场反应热烈。村民丁翠莲站出来现身说法:“我已经是熟手了,每天能纳鞋8到10双,一天多拿一百多块钱,不仅脱了贫,还有点小富呐! ”她拍拍口袋,笑声朗朗,引得身边的村民都跟着笑了起来。

  泗县特有的药物布鞋不仅穿着舒适,还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2010年7月,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被批准为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泗县发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利用“非遗”鞋的文化资源发展相关产业。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传统手工药物布鞋年产销量上百万双。为了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时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泗县文化部门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企业与贫困户对接:企业将打好针孔的鞋底送到贫困户手中,村民动手将鞋底细密结实地纳好,验收合格即可获取报酬。

  更典型的例子是大庄镇曙光村的青年张晓军,他因驾驶农机侧翻导致下半身瘫痪。正当他对生活失去信心之际,天和鞋服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技师上门教授他纳鞋底技术,而且特别将每双鞋的报酬提高为23元。目前,张晓军一天纳鞋底收入最多可达200元,通过劳动实现了脱贫,并重树了生活信心。“找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不再当政府和亲人的累赘,我感到很满足。”张晓军很有底气地说。

  屏山镇屏东村的贫困户朱昌兰也踊跃加入纳鞋底的行列。她说,纳鞋底这个活儿的好处是不必离家外出,收入也不错。现在她每天纳鞋底7双,净得工资126元。朱昌兰满怀憧憬地说:“现在手还不熟,等到熟练了,我一天能纳上10双,一年就能赚个三四万元,今年脱贫有指望啦。 ”

  “非遗”布鞋是个宝,穿着舒适又轻巧。如今,泗县的“非遗”布鞋由文化遗产开发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走红市场,“非遗”布鞋纳鞋底文化扶贫项目已经在泗县的40多个贫困村推开,2000多贫困人口借此增收,走上脱贫致富路。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