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个性的时代 服装业是时候脱下洋外衣了
在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名牌与洋货已不再是身份的象征,比起品牌与洋货,人们更看重的个人品味与自身个性的展现。因此,一些所谓的“洋品牌”在新的消费环境下,开始脱掉自己的“洋”外衣,在民族品牌的框架下进行探索。
宝姿业务转移
日前,曾经的高端女装领头企业宝姿时装发布的一则公告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宝姿在公告中提道,将退出公司传统的时装及服饰业务,转移策略重心至预计将为股东带来更佳回报的中国经济相关行业。
[宝姿企业在公告称,旗下全资附属子公司Ports BVI将现有时装和服饰业务Ports HK的20%的股权,作价6亿元出售给东方富海。同时东方富海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后,还将介绍第三方买家购买Ports HK剩余80%的股东权益。
资料显示,Ports HK目前直接或间接持有黛美服装(厦门)有限公司的100%股权,世纪宝姿(厦门)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宝姿时装(北京)有限公司100%股权,厦门宝姿服饰有限公司100%股权,厦门帝柏服饰有限公司100%股权。可以说,Ports HK持有所有宝姿国内服装和服饰业务。
宝姿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其将全面出手在中国的服装业务。而且,宝姿也在公告中提道,“将退出公司传统的时装及服饰业务,转移策略重心至预计将为股东带来更佳回报的中国经济相关行业”。
虽然后来宝姿官方回应称,以上举措是为宝姿私有化铺路,并有可能在国内A股上市,但是其服装业务持续下滑成为毫无争议的事实。财务报告显示,虽然2011年到2014年间,宝姿营业额保持在20亿元上下,没有出现大幅下滑,但是其利润总额和股东应占净利却在持续下降,并于2014年出现严重下滑,分别由之前的4亿元和3亿元下滑到1.7亿元和0.73亿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作为一个源自国外的品牌,在中国市场经历辉煌之后,衰退是必然的。她认为宝姿在中国的衰退与中国消费者观念恢复理性有关,此前消费者对品牌的看重已经转换为注重性价比、个性化与时尚化。而宝姿与同价位品牌相比,其在设计方面并不具有优势。
对于其“假洋牌”质疑,宝姿方面曾回应其是完全的洋品牌。据了解,宝姿1961年创立于加拿大,1989年被商人陈启泰收购,之后将总部设在福建厦门,经营重心也转入国内。1993年宝姿在中国开设了首家精品店,之后开始在中国大肆扩张,而国外市场则主要用于提升品牌形象。宝姿在2014年年报中提道,“本集团的主要经营地区为中国大陆”。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主营业务收入为17.33亿元,占比达到92.22%,比2013年减少12%。{page_break}
“假洋牌“之争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追求差异化、个性化,原来“中高端”市场的所谓“洋品牌”也正被原创、民族的概念所取代,成为消费者的选择。
近年来,也有不少品牌遭遇了“假洋牌”的质疑。据了解,梦特娇、JEEP、骆驼、华伦天奴、PLAYBOY、MO&CO、欧时力、Latosca等品牌曾被指责为“假洋牌”。有人对“假洋牌”进行了归纳,认为通常意义上的“假洋牌”主要体现在国内设计、生产、销售上,而在其名称、宣传、注册地上进行洋化,使消费者对其形成“国外品牌”的印象。
另外,某女装企业负责人向中国商报记者解释,其实“假洋牌”是一个民间概念,并没有官方的正式称谓。他认为,对于目前市场上很多被认为是“假洋牌”的企业,从严格意义上看,很多其实并不是。比如“宝姿”,它虽然由中国人实行绝对控股,主要生产和消费也在国内,但是其实际注册地址就是国外。
不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苏葆燕认为,“假洋牌”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后,杰尼亚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服装品牌,其位于王府饭店的门店,上千元的售价,以及备受拥簇的现实,让很多中国服装企业看到了商机。为了获得更丰厚的利润,当时很多中国具有丰富服装生产经验的工厂开始纷纷设立自己的品牌,并将其与国外挂钩,成为中国生产中国制造的“假洋牌”。
同时,苏葆燕表示,“假洋牌”的产生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内消费者偏好外国品牌的消费倾向造成的。那时外国服装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其新颖的服装设计让此前没有多少服装款式概念的中国消费者眼前一亮。而且与这些服装时尚企业一同进入中国的是众多的时尚消费刊物,提升了中国居民的审美水平。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国外品牌进驻,所谓“洋品牌“之间的碰撞在所难免,也给了更多消费者对品牌进行重新认识的机会。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追求差异化、个性化,原来“中高端”市场的所谓“洋品牌”也正被原创、民族的概念所取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同时,在新的消费环境下,原创品牌、自主品牌以及服装产品自身也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主要发力点,之前的所谓“洋品牌”也开始向这个方向靠拢。
不过苏葆燕也认为,目前中国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自信心依旧不足,仍然有一部分人抱有崇尚外国品牌的心理。这也要求民族品牌提升自身实力,在新的消费环境以及进口服饰关税下调的背景下,与“洋品牌”进行竞争。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