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棉花政策和国内外棉花价差是影响纱线进口的最重要因素。新抛储政策下棉花市场将如何运行,又会对进口纱产生什么影响呢?目前储备棉轮出成交持续火爆,截至6月14日,2015/2016年度储备棉累计出库成交78.89万吨,成交率98.16%。
浙江华瑞信息资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郦振华认为,2016年抛储政策与往年不同之处在于储备棉轮出销售底价随行就市动态确定,挂牌销售底价与国内外棉花现货价格挂钩联动,出库的国产棉进行100%公检,解决了纺织企业目前最为担忧的问题。除此之外,本年度储备棉竞拍群体也有所扩大,允许贸易商直接参与。

对于新抛储政策对国内棉花市场的影响,郦振华主要从抛储放量和不放量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如果抛储不放量,那么以50万吨一个月的抛储量持续,累计抛储量可能就在200万~210万吨,如果以储备棉产纱的成本价格对比来看,今年9月份市场供应应该会比较偏紧,价格强势。
如果抛储放量,对进口纱的挤压可能进入深水区,中国棉花消费量开始反弹,9月份棉花价格会相对平稳,新棉集中上市初期价格可能偏强势,但后期逐渐平稳,高低等级棉花价格会分化。
郦振华指出,在汇率不确定以及国外棉花价格重新下跌的状况下,中国国产纱对进口纱的挤压进程很可能停滞甚至有所反复。而如果没有对进口纱份额的挤占,仅靠新增供需缺口来消化国储棉,那么国储棉消化进程可能依然比较缓慢。他认为,进口纱与国产纱的“逐鹿”只是刚刚开始,其核心是性价比。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