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时尚人物 > 《好先生》开启国产时装剧新纪元

《好先生》开启国产时装剧新纪元

纵观国产时装剧,要么落入“堆砌大牌”的怪圈,要么随便搭配淘宝爆款,敷衍了事。而不断成熟的观众显然已经不愿再为“不走心的造型”买账。如何能让时装剧做的不落窠臼,通过服装语言塑造人物性格,才是影视造型师的关键职责所在。"

  备受好评的热播剧《好先生》以全国收视排名第一的成绩完美收官,网络同期播放量也已突破100亿,这部由孙红雷、江疏影、关晓彤、车晓等演员主演的都市剧,无疑成为了本年度又一部“现象剧”。几位主演剧中的穿衣造型,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剧还没有播完,网络上已经有无数主要演员“扒造型”的帖子。作为主演之一的江疏影,在每一集剧中穿过的每一件衣服,用过的每一个单品,几乎都能成为时尚编辑的一个上好选题。

  剧中的“江疏影、车晓同款”,不仅迅速成为淘宝爆款,在线下品牌店也销售得不亦乐乎,这些都让《好先生》成为国内近几年为数不多的几部良心“时装剧”。为此,在《好先生》热播之时,《门道》记者对《好先生》的造型指导里翌锴进行独家专访,听他讲述这部剧造型制作的台前幕后。

  “我不是在把孙红雷包装成明星 我要把他包装成陆远”

  作为一部描述社会精英阶层的都市剧,《好先生》注定需要是时髦的,有质感的。剧情主线是孙红雷扮演的男一号“陆远”的人生起落,其他人物情节均围绕这条主线发生。起初,陆远是一名陪伴女友出国读书,经济十分拮据的“屌丝男”;随后在美国发愤图强,成长为一名米其林三星大厨;而后又经历了经济危机,身陷囹圄,丧失味觉,一落千丈。作为剧中人物的造型师,里翌锴向《门道》讲述了他如何运用服装语言来表现“陆远”这两次人生起落。

  初到美国,陆远作为一个陪着女友读书、在餐厅削土豆的“穷男孩”,里翌锴为他选择了T恤、帽衫这类休闲服饰;随后,在陆远发迹成为米其林三星大厨Chef Lu后,整个服饰搭配相应提升一个level,礼帽、大衣、西裤、皮鞋…这是“陆远”这个人物全剧造型最华丽的阶段。但对于造型师来说,该阶段人物造型虽然华丽,反而是所有造型中最容易的。“高高在上的状态是最不难的,难的是怎么让他从上面掉下来?”之后便是全剧篇幅最重的部分:陆远由米其林三星大厨沦落成一名丧失味觉,回到中国找不到工作的厨子。

  对如何表现孙红雷“落魄大厨”的形象,里翌锴可谓煞费苦心。他为孙红雷设计了各种“邋遢”的造型,前后经过了4次试装,但结果二人均不满意。最后,里翌锴将焦点放在运动服身上,“虽然穷,但陆远很自我,多次的试装和沟通后发现,运动服和陆远的感觉很贴合,尤其像帽衫、拉锁这些元素。”因此,观众最后看到的,从美国回到中国后的陆远,大多数时间穿的都是运动帽衫,既显示出他的经济实力,又与人物不羁的性格十分吻合。

  有细心的观众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细节:在全剧前6集中,身为男一号陆远只有一个造型,同一件皮夹克,同一个包,穿了整整六集,从未换过。这对于一般讲求“换换换”,恨不得一分钟换一个造型的时装剧来说,简直不敢想象。但里翌锴却是故意进行这样的设定,不仅贴合了他丢行李的剧情,更重要的是凸显出陆远刚刚回国时“伪装自己”“端着下不来”的心态。“后面他认识自我,放下自我后,这件皮夹克便再没有出现过”。在这里,这件皮夹克已经不单单是一件衣服,而是塑造剧中人物性格的一种服装语言。

  里翌锴认为,影视造型一定要贴合人物,一味的堆砌大牌不一定就是绝对的“赢”,比如《欲望都市》,全剧满是大牌,但是如果深究每套造型与人物当下的处境与想法,也许并不合适,“《好先生》还是希望和人物有契合”。

  剧中另外一个形象鲜明的角色,是由江疏影饰演的女二号“江莱”。如果说前一部热播剧《欢乐颂》用无数西装造型塑造了职场金领安迪,那么《好先生》无疑用各种烈焰红唇、斗篷大衣塑造了白富美江莱。“江莱”一出场就穿着一件IMM红色斗篷,此后又穿过MSGM黑白拼接斗篷, “女王攻”的形象立刻立体起来。要知道,江疏影在这部电视剧中的“霸气总攻”形象与《致青春》中的“校园女神”阮莞大相径庭,依靠造型师的魔术手,软妹一秒变女王,难怪有不少网友直呼“江疏影娶我”。

  时尚造型师≠影视造型师

  从韩剧《继承者》《来自星星的你》开始,针对热播剧“扒品牌”已经成为各大时尚媒体的“规定动作”,观众审美与品牌辨别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一部剧中穿了多少件大牌,穿的是哪个级别的大牌,已经能够成为衡量一部剧是否制作精良的新标准。

  在专访中,里翌锴反复强调国产电视剧的“品质化”问题。观众观看影视剧时或许是囫囵吞枣、一晃而过,但作为参与电视剧制作的造型指导,里翌锴对演员的每一次换装锱铢必较,力求通过服装表达人物情绪,甚至可以精细到服装本身的面料质感。例如在孙红雷《好先生》试装的过程中,有一件皮夹克非常适合孙红雷,但由于那件皮夹克的材质在镜头中质感不强,里翌锴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放弃。

  在这位影视造型师看来,一部剧情再精彩的电视剧,如果在服装下不下工夫,那么它的质感也无从谈起。

  遗憾的是,就目前我国影视圈的现状而言,许多制片方为了达到“大牌、炫目”的造型效果,一味地聘请传统的时尚造型师担任造型指导。但事实上,传统的时尚造型师和影视造型师存在本质区别。

  对于传统的时尚造型师而言,她们的责任是把艺人进行完美的包装,送上红毯;而对于影视造型师而言,则需要对剧中人物有文学上的分析,从而能够通过服饰来表达人物的情绪。而我国的影视剧往往容易忽视“影视造型”的环节,职业的“影视造型师”是这几年才新兴起的行业,七八年前,影视剧的服装造型还是由美术总监整体把控,直到近几年,才有了职业的造型师。

  “希望《好先生》能成中国时装剧的新基准”

  一部时装剧的成功,不仅仅是靠造型师本身的专业性,更重要的还要看整个剧组对“品质”的追求。里翌锴说,《好先生》造型的成功,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张晓波导演大量的用航拍、广角的拍摄方式,摄影团队、灯光团队会设定出不同的方案,来呈现服装质感”。在一部时装剧中,服装造型说到底还是要依附于剧情和演员,“作为造型师,我们不是不想做高基准的影视作品,但如果主创团队不给力,很难保证高质量的呈现效果”。

  而纵观整个国产剧行业,真正去考虑剧中人物如何穿衣服的屈指可数,要么是落入盲目“大牌堆砌”的陷阱,要么就随便搭配淘宝爆款,敷衍了事。

  随着大量制作精良的美剧、韩剧涌入中国市场,中国观众的审美与品味也逐渐“刁”了起来,开始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与注重细节。“希望《好先生》能成为中国时装剧的新基准,如果低于这个基准了,质感就降下去了。”里翌锴这样说。

  目前,我国国产剧正处于爆发性增长的阶段,2015年,中国电视剧年总产出为1.6万集,这样庞大的市场造成了对“影视造型师”的供不应求,也有不少非科班出身的造型师转行投入影视造型中,造成了造型质量的良莠不齐。

  事实上,在观众越来越专业的今天,造型师的“不专业”无处可藏。里翌锴认为,国产时装剧发展不佳很重要一个因素在于造型师不够专业,一个合格的造型师,必须在掌握基本造型能力的情况下,从文学的角度解读剧本,从服装的角度解构角色,这才是影视造型师最基本的准则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