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环球视角 > 中国台湾和美国的转型经验值得观摩

中国台湾和美国的转型经验值得观摩

随着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调整产品适应市场,去年四季度以来企业运行趋稳,景气指数略有抬头。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跟着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对中国纺织企业来说,转型升级的要求当前非常迫切,但具体该怎样转型?中国台湾和美国纺织业的转型历程或许可以提供借鉴。近几年,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指数都在45~50区间内,行业运行欠景气。

  台湾纺拓会秘书长黄伟基介绍了台湾纺织业的发展历程。上世纪90年代,台湾纺织业面临内外部竞争压力。2000年,中国台湾纺织业制定了快速跟随的发展策略。一是遵循“雁型理论”,跟随日本发展功能性化纤。二是推动再造产业竞争力计划,协助纺织业者健全财务及融资机制,加速投资;推动建设海外据点,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强研发投入和提升技术能力;全面实施电子化快速反应及科技化管理;开发产业人力,引进高科技人才;结合两岸纺织产业优势,强化产销整合体系;提升纺织产业形象,夯实发展基础。

  在产品上,台湾纺织业着重发展创新功能性纺织品,主要应用于运动、休闲及户外等产品。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研发周期长、产品认可度低等障碍,为此台湾纺拓会建立了机能性纺织品验证机制(TFT)。目前,TFT验证机制已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产业标准。

  黄伟基表示,在面临内外压力时,穷则变,变则通。业界应互相激励,以协同合作代替零和竞争,度过难关。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头及产业的文化特质。在美国宣布制造业回归计划后,美国纺织业再次引发关注。美国Frontier公司亚洲运营总监薛飞详细分析了美国纺织业的转型之路。

  纺织服装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也曾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以及就业大户,但1950年~2001年纺织业在美国GDP中的占比缩减了16%,从业人口减少30%。虽然从业人数骤减30%左右,但纺织业产出维持平稳,甚至期间有所增长,转型成效明显。如今,美国纺纱产品结构中,气流纺占67%,环锭纺占20%,喷气纺占10%,涡流纺占3%。美国纺织业主要通过产业转移、兼并收购,实现专业化、自动化,大量投资信息系统、管理系统提升,大规模定制,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灵活管理满足客户特殊需求等措施实现转型。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