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李坤:打造为穿着者负责的独立设计师品牌
让穿着者在大都市生活的各种场合都感到自信、舒适和独特的艺术化自我,疯狂夸张和冷静节制的矛盾统一。充会展示都市职业女性的理智与冷静,优雅与自信。
无论是2016年2月纽约时装周,还是4月的上海国际时装周,独立设计师李坤凭借成熟的个人风格和市场的高认可度被越来越多的大众熟记。李坤毕业于诺森比亚大学和北京莱佛士国际学院服装设计系, 2012年建立自己的英文同名品牌 ALICIA LEE,以年轻职业者为目标群体,致力于让穿着者在大都市生活的各种场合都感到自信、舒适和独特的艺术化自我。李坤解释说:“穿着的舒适度、对都市生活的得体度、衣服和人体互动以后的韵律是我在设计中强烈的设计理念之外加诸的外边框。”这种独特的矛盾统一理念和对服装实用性的追求也为她的设计带来了大批的忠实顾客,其中包括大量明星拥趸。正是这种对穿衣者负责的“职业道德”,令她在独立设计师中脱颖而出。
在纽约时装周上,李坤发布了以苏联艺术家El Lissitzky的艺术作品和建筑设计为灵感的服装系列。一个未来与复古、优雅与前卫结合的荒诞和谐系列作品惊艳全场。包豪斯风格的暖调色彩大胆对撞,用皮草装点轻盈的夏装,其中的质感和趣味性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纽约时尚评论人点评到:“Urban, confident and flirty. A Perfect NewYorker style。
李坤之所以选择作为一名独立设计师,完全是个性使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兴趣所至的事情,设计师既是他有兴趣的职业,又是能赖以谋生的职业,特别是做一名独立设计师,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与设计,完全符合自己的个性。
作为新一代中国独立设计师的代表,他自08年创建工作室以来,几乎没有不困难的事。早几年时,独立设计师很难,他在跟商业品牌一起做项目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品牌摸索道路。刚开始的那几年,市场似乎并没有独立设计师存在的意义;其次,整个产业链也不成熟,在混沌世界里不知该怎么走。现在,市场发展的非常快,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脉络,但是整个产业还是较为初级,从面料供应,生产加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还是要跟大的商业品牌和山寨品抗衡。 不过凭着他那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韧劲,他愣是坚持了下来,他一直相信这个行业一定能够发展起来,他相信独立设计师品牌完全符合日益凸显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时尚消费增速早已领先其他国家,大众消费理念也日渐成熟,可以说中国时装行业正在处于一个转型期,这对中国设计师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亲身经历了从各方面都不具备的混沌世界,到现在初具规模,只要肯努力肯冒险,就很有可能糖出一条路的现状,他认为接下来的10年可能会是一个大洗牌的10年。传统商业品牌已经几乎风光不再,纷纷开始转向与独立设计师合作。而且现在中国的服装市场并不像以前那么局限了,国内商业品牌面临全世界品牌的冲击和竞争,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所以也成就了独立设计师的契机,我们抓住机会成长就能闯出来。接下来,商业品牌越来越认可设计师的价值,可能会有很多合作;或者设计师品牌和有效资本结合,走出自己的路。不管怎样对于独立设计师来讲都会是一个健康发展的未来。
面对中国商业品牌对于设计师的渴望,中国本土设计师和国外洋设计师相比,本土设计师的优势在于更了解市场,深处这个环境会更清楚这里需要什么,动作周期会短的多,更不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劣势在于,现实和梦想需要磨合,很强的自我风格如何最大商业化,可能还需要时间。
中国现在的创意产业虽然还处在飞速发展的初期阶段,但是上海时装周作为行业领头羊,已经和国际接轨了,相关流程和配套服务在国内已经非常好了。而且每一年上海时装周都对时装行业影响非常大。
设计师最难的就是做到将市场商业化和自己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并且在市场趋势中坚持自我.这个就要求设计师做到合适定位,李坤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既不是设计感最强的,但也不是非常市场化的.他的设计理念就是矛盾和对立统一。有时他也会有很强很夸张的设计理念,但是,上于他的品牌定位是为都市职业女性服务,是要让衣服有很强的实穿性,所以往往需要用很冷静,很极简的外壳来限制其中的夸张设计理念,找到中间的平衡。我觉得当代都市人也是这样,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尖锐个性,每个人都想张扬自己的个性,所以我们想要都市职业女性在工作时,逛街时,party时都可以随意混搭,得体又自在,让人穿衣服而不是用衣服捆住人。
作为服装设计师,他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崇尚职业道德,设计的衣服就是给人穿的,要让消费者穿上衣服后自己变美,而不是过度展现设计师。设计的时候尽量最大限度的考虑消费者的实用,其次,才是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表现一个设计师的疯狂、夸张的想法,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乐趣的过程。虽然比做艺术家难,但是由于对自己的定位,所以一点都不痛苦。毕竟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的.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