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创业之路 > 孟凡梅:女强人的创业梦

孟凡梅:女强人的创业梦

记者走进新疆拜城县第一家服装生产企业——开一服装厂,耳闻目睹,感受在这里接受培训或正式工作的220名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的真情、付出与收获。

  开一服装厂老板孟凡梅是个率直的女强人。她一边领着大伙参观设在康其乡中学废弃的旧教室里的厂房、产品陈列室,一边饶有兴趣地介绍起在这里工作的“古丽”们和“巴郎”们。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那样自然、亲切。

  来到她的办公室。一股浓浓的馕香扑面而来,那是孟凡梅和她老公的午餐。她笑着说:“我喜欢吃馕。”

  这还是一间旧教室,几张旧课桌,堆满了各种布料、杂物。没有新老板椅,没有新办公桌。角落里,旧凳子上,塑料袋里有十个鸡蛋,那是一个姑娘今早从家里带给老大姐的心意。

  孟凡梅是拜城县供销社的职工,因患重疾,2013年病退。“我不能啥都不干等死吧。”45岁的她开玩笑说,“上大学时我学的是纺织专业,多年来一直有个梦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公司。所以病退后,我自筹资金100万元,建成了这家服装厂,今年4月投产。”

  拜城县委常委、康其乡党委书记张兵恒说,开一服装厂是拜城第一家本地服装生产企业,在拜城县康其乡、赛里木镇、黑英山乡都建有分厂,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学技术、就业。

  “我就是想让她们学会自己做衣服。”孟凡梅说,拜城县的服装价格比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市等地都高,当地人买布料让人家做套衣服,加工费高达100元。

  服装厂现有各族职工220余人,其中贫困户98人。服装厂实行“培训+实习+上岗+计件工资”的模式。现在,第一批培训的50人,经过实习已经全部上岗就业。

  开一服装厂眼下主要制作劳保服工装、舞台服、彩旗等,但孟凡梅一直想开发民族服饰。“网上一搜,民族演出服都是在内地生产,为啥我们自己不干呢?”她给自己出了一道题,今后慢慢解答。

  贫困户的幸福感

  记者采访这天,正值服装厂发第二个月工资。阿吉古丽·木沙领到了2600元,她紧紧把钱攥在手里,这位来自米吉克乡38岁的农村妇女红扑扑的脸蛋上荡漾着满足的笑。

  阿吉古丽的丈夫艾则孜·吐拉克就站在旁边,看着钱,也笑着,没敢把钱抓过来放进自己的口袋。艾则孜才在厂里上班一星期,下个月才能领上工资,协议工资2000元。

  他们家是个城镇贫困户,没有耕地,没有固定收入。学过裁缝的阿吉古丽靠给别人做几件衣裳挣点零花钱,丈夫艾则孜听力不好,只能偶尔出去打点零工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以前待在家里,一分钱收入也没有。今后,我们两个人每个月都可以固定拿到工资,一年下来将近5万元。”阿吉古丽难掩内心的幸福感。

  阿吉古丽是厂里的技术主管,服装厂刚生产,订单多,她加班加点,十分辛苦。每次回到家里,艾则孜心疼不已,主动为妻子捏脚按摩,主动洗衣做饭。“老婆辛苦了,让我帮你捏捏腿吧。”说这话时,艾则孜满眼深情地望着妻子,全然不顾现场十余人的笑声。他知道,笑声中包含了赞许和鼓励,也许还有“羡慕嫉妒”。

  厂里有好几对这样的夫妻工。库尔班·阿布力孜家是康其乡赛比墩村的贫困户,家里有14亩地,年收入仅几千元。他年迈的父母都患有慢性病,残疾的姑姑也靠他赡养,日子过得艰辛。今年4月,库尔班被孟凡梅招聘做保安,工作一天休息一天,月工资1500元,这样他不仅能照顾家里,兼顾农活,还能有一份固定的工资收入。更可喜的是,妻子海热尼沙现在也正在裁缝培训班学习,不久后,也会正式上岗拿上工资。

  扶贫不是养懒人

  “虽然政府给我们低保金,但这不是出路。我不想当贫困户,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库尔班说。

  21岁的吐尔逊·卡哈尔曼很赞同同村大哥库尔班的说法。

  这位勤劳的小巴郎以前在县城里卖烤包子。两年前,一次车祸让他的左手残废了,再也做不成烤包子了。开一服装厂招工时,吐尔逊的父亲领着不到18岁的妹妹前来应聘,让他内心愧疚不安。妹妹没被录用,但孟凡梅把他领进来了,当了保安。以前沉默寡言的吐尔逊,渐渐开朗起来,有活抢着干,深得孟凡梅和工友们的喜爱。“我还有一只手,可以做很多事。”吐尔逊对未来充满期待。

  两间教室里,缝纫机旁,几十个姑娘辛勤地劳作着,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洋溢着自信。

  目前,开一服装厂以计件方式给工人发工资,制作一件衣服可以拿到25元的加工费。

  孟凡梅说:“计件工资就是要让村民转变观念,干得多拿得多。现在,村民每天的裁缝技术都在进步,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都在增加。”

  开一服装厂是拜城县重点扶持的本地劳动密集型企业。康其乡将学校教室供企业免费使用,鼓励服装厂吸收更多的贫困村民就业。不负重托,孟凡梅一边跑订单,一边加强工厂管理和技术指导,招聘年轻有技术的人员帮助村民尽快学会技术,多干活多挣钱。

  每次来到开一服装厂,张兵恒都感慨万千。从这里,他找到了扶贫的“真经”:扶贫不是养懒人。“我们不只是扶贫,还要让村民在观念上改变,提高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让周围的村民认识到,幸福生活源于双手。”他说。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