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产业集群 > 张家口阳原县毛皮产业不断发展谋突破

张家口阳原县毛皮产业不断发展谋突破

这里的毛皮产业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这里的毛皮产业极具发展潜力,形成了独具一方的特色毛皮文化;这里,便是素有“中国毛皮碎料加工基地”之称的阳原县。

  阳原毛皮产业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惟有创新,我们将在全国毛皮行业整体布局中错位发展,突出特色,打造中国京西北裘皮加工集散中心和全球最大的毛皮碎料加工基地,叫响中国毛皮文化发祥地品牌。我们不难找到阳原毛皮产业一步步快速发展、走向辉煌的答案。为了做大做强毛皮产业,阳原县委、县政府对传统的毛皮产业实施了促进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的系列措施。

  一方面,他们积极引导本地企业改变传统的单一加工模式,走动物养殖、裘皮设计和深加工、销售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他们通过网上招商、产业招商、亲缘招商和以商招商,引进了毛皮大市场、毛皮动物养殖、毛皮硝染等项目,使毛皮产业基本实现了由原来以碎皮加工为主的初级形态,向集“动物养殖、硝染鞣制、碎皮加工、成衣制作、产品销售、培训研发、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的初步转型。目前,阳原近3万农户和6个皮毛重点乡镇、30多个专业村,年可加工各类毛皮材料1000多吨,形成了全国碎皮加工总量80%以上的生产能力。

  同样,阳原皮毛企业也已发展到400多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家,千万元以上并取得自营出口权的23家,产值500万元以上的50多家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这些已成规模的皮毛企业,内销辐射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等地,并成功地进入俄、美、英、韩、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以庞大的出口量和精美的做工影响着国际裘皮成衣市场走向,为阳原皮毛产业的整体发展取得了市场话语权。2015年,这县毛皮产业总收入达到27亿元,税收完成3285万元,毛皮产品实现出口创汇630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4%。

  在投资3.2亿元建设毛皮大市场的基础上,阳原县委、县政府投资6.5亿元建成了京西北单体建筑规模最大、功能设施最完善的毛皮专业市场---阳原国际裘皮城。2013年10月开业以来,累计销售额达57亿元,客流量137万人。以国际裘皮城为龙头,阳原县委、县政府聘请了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规划了占地面积300公顷的阳原县毛皮循环经济园,并分为南北两个片区。

  北片区位于阳原县城,建设有商贸区、毛皮服装服饰加工区、毛皮文化博物馆等。其中,国际裘皮城加工区已有三家企业入驻,另与5家毛皮加工企业达成意向性协议。待硝染企业正式进驻生产后,年可生产毛皮服饰服装3万件。

  南片区位于阳原县经济开发区内,拟建设毛皮鞣制硝染加工区、毛皮服装服饰加工区、毛皮碎料辅料加工区、毛皮机械生产区、物流仓储区。其中毛皮鞣制硝染加工区拟引进10家左右国内一流的硝染企业入驻,计划投资8亿元。

  目前,阳原毛皮循环经济园总体规划设计已完成,现已开工建设。这其中,新元素硝染公司运营以来,日鞣制狐狸皮3000张、貂皮10000张,加工后的皮张生产工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入驻阳原的服装加工企业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与国际领先的意大利MBI公司合资的染色公司已签订合同,今年9月即可投入运营;投资636万元的裘皮技术培训中心已投入使用,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搬迁改造工程已完成。

  随着毛皮产业不断提档升级,阳原县投资4500万元兴建了国内首家展示毛皮文化的专业博物馆,展馆面积43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阳原毛皮文化的起源发展,见证着阳原毛皮文化的厚重内涵,助推阳原毛皮产业发展壮大。

  同时,阳原县还深入挖掘整理毛皮文化相关史料,做好与《中国皮革史》编委会的对接工作,争取上级文化部门的支持,并积极创作以毛皮为题材的文化作品,进一步丰富阳原毛皮文化的内涵。

  放大优势聚实力,百尺竿头再扬帆。孙海东告诉记者,下一步,该县将紧紧抓住京张携手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历史机遇,全力抓好毛皮文化与泥河湾文化、民俗文化、温泉文化的深度融合,精心谋划精品旅游线路,让“中国毛皮文化发祥地”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