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新闻速递 > 本土奢侈品的生存之道

本土奢侈品的生存之道

一个现状是,无论是在广州友谊还是北京西单,无论是上海百盛还是深圳铜锣湾,此类高级购物场所中轩尼诗、皮尔.卡丹、欧米茄、迪奥、夏奈尔……等国际品牌依然是众多富人的购物首选。为什么?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人们购买奢侈品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为了显示身份和地位,他们需要有所区隔、有所不同、有所展示。而国内品牌于他们而言却无法实现这种功能。所以大家在高呼支持国内品牌时也应该想到,我们的奢侈品究竟和国外顶级品牌差在哪里?

  拿国内的服装行业来讲,以闽系代表的晋江品牌集群虽然都聘请了港台大牌明星、央视广告也打得轰轰烈烈,但是以品牌力来讲又有谁敢和阿玛尼范思哲等品牌相提并论呢?有人可能会说,国外的品牌已经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其品牌底蕴自然高于国内新近崛起的品牌。这种说法一点也没错,但是除了品牌积淀和影响力之外,又有谁会注意到一些隐藏在品牌深层次的问题呢??

  下面,我们来通过探讨,试图探究一条中国奢侈品的解决之道。

  1 战略策略:高瞻远瞩、稳步经营,持久战铸就辉煌梦想

  我们前面的提过的闽系服装来说,无论是聘请代言人,还是在央视进行广告轰炸,这样的做法都无可非议。明星与央视作为打造名牌的两个利器,的确可以帮助“新牌”成为“名牌”。但是,“名牌”并非“品牌”,仅仅提高了知名度是无法跻身于国际一流品牌之列的。究其根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企业家都犯了一个浮躁的毛病!那就是过于追求眼前的名利,而忽视了长期的质量追求和品牌推广。

  心急是吃不上热豆腐的,拿阿玛尼来讲,其发展已经走过了78个春秋,在服装设计风格上、在产品价位上、在全球销售渠道上、在整体团队等各个方面,阿玛尼都有了一套成熟的体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水滴无以成江河。中国改革开放不过三十年,“品牌”这个观念于中国而言又显得何其稚嫩与陌生。广告与名人虽然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知名度,但是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度、品牌亲和力却是无法在短期内速成的。所以,国内各个企业的老板应该看到这种不争的事实,把眼光放的远一些、高一些,把打造品牌作为一场持久战来看待,逐渐完善各个环节,方能真正把高端的形象做出来!

  2 产品策略:个性化、民族化、时尚化,全面彰显产品魅力

  我们再把目光放回高级时装上面,无论是美派、法派、意派甚至是近些年兴起的韩流服饰,其各个品牌的产品都带有着浓烈的文化气息,如法派、意派服装带有浓郁高雅的古典风格、美派彰显奔放豪迈的时尚风格、韩派高举婉约大方的唯美风格等等。尤其是近些年兴起的韩流服饰,随着大量热播韩剧的播放,朝鲜族特有的文化为韩派服饰的流行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除了文化先行的技巧外,韩国服装又是怎样在短期内得到的腾飞呢?在20年前,韩国与我国目前的粤系服装厂家一样,还都在模仿抄袭着欧美风格。但是,与我们形成明显差异的是,我国粤系服装是单纯的抄袭,而韩国却已经在模仿中开始了创造。在这种创造中,韩服逐渐融入了独有的民族风格与原创气息,从而使死板的抄袭货焕发了强烈的生命力。这,才是“拿来主义”中的最高境界啊!

  相比之下,我国的奢侈品企业应当从华夏5000年的文化底蕴中进行发掘,无论是服装界里的丝绸文化,还是珠宝界里的玉石文化,更或者白酒界里的传承文化等等,都是我们进行产品设计的创作源泉。当然,除了捕捉传统文化的元素外,捕捉潮流气息、与国际大形势接轨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由此可见,对于我国奢侈品的产品风格而言,文化感、民族感、时尚感等要素应当齐头并进,放弃抄袭,融会贯通,方能全面彰显产品独特魅力。

  可是,相对高端品牌的蓝海悠游,国内的各服装厂家却纷纷在以清理库存为目的开展一轮又一轮的过季甩卖。虽然,甩卖的确可以迅速回笼资金,并清理库存,可是诸位可曾想到这种方法会对品牌造成多么大的伤害?曾经历经明星代言、央视上镜、户外广告铸就的品牌力,就被这“惊天大甩卖”、“坐地大出血”给活活断送了。而相反的,你会看到Gianni Versac、gucci贴出这种降价大甩卖的广告吗?不会!为什么?因为强化高级时装品牌的认知要比实际销售回笼资金重要得多!

  凭什么你是奢侈品?凭什么你不是大众货?就因为你是多数人的梦想,少数人的生活!而就国内一些服装厂家而言,他们连基本的市场预测都无法做到,整日为了积压库存而苦恼不堪,又如何谈得上铸就品牌呢?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