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位于青岛市内最繁华商业地段香港中路上的青岛阳光百货贴出公告称,公司将于2016年8月28日正式停止营业,引发业内关注。此前,位于淮海店的上海太平洋百货也由于经营困境而面临着关店停业的抉择。业内人士指出,商业地产大跃进购物中心泛滥对传统百货造成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冲击,中国百货面临脱胎换骨的升级和变革需求,但百货业态绝不会被取代或消失。
阳光百货是青岛知名的高端百货商场,2003年开业,经营面积3万余平方米,主营世界名品服饰、高档化妆品、名优居家用品及休闲餐饮娱乐等,是商务部首批“金鼎级百货店”。阳光百货多年来一直是青岛市高端消费的风向标,很多青岛消费者曾以到这家商场购物为荣。据说,在辉煌时期,阳光百货店内一支发卡的售价竟然高达3000元。
“我们是主动调整适应新的形势。”阳光百货总经理栾蕾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阳光百货这次停业并不是永久关店,而是进行升级改造,未来还会再开业。她说,现在整个市场需求和业态都发生了变化,百货业态也需要调整,商场已经开业了13年,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经营业态都需要整体改造调整。不过,栾蕾坦陈,目前公司对未来调整转型的具体方向尚未确定。
“现在青岛的商业项目密度太大了,而且目前青岛的消费客层难以支撑太高端的消费。”一位曾经在阳光百货工作过的管理中层对中国商报记者说,近年来,青岛的商业设施快速增加,但青岛市人口不多,消费水平和客流和北上广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尽管近年来阳光百货已经调低了价格带,依然增长乏力。
阳光百货的停业令很多青岛消费者感到惋惜,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并不是非常令人震惊的消息,阳光百货不是第一个停业的百货店,也绝不是最后一个停业的高端百货。近年来,百货行业从风光鼎盛的高处日渐跌落,关店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物联网统计,2015年一年百货已关店114家,其中包含百盛百货、万达百货、NOVO百货、远东百货等众多知名百货。百盛最近4年在中国内地关了11家门店,今年在再关两店;万达百货2015年关店46家;曾经是中国时尚百货标杆的NOVO百货去年已关5店,今年又关了一家店。
鼎世商业执行董事王玮在给中国商报记者的采访回复中表示,中国商业地产大跃进购物中心泛滥对传统百货造成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冲击,中国百货面临脱胎换骨的升级和变革需求,但百货业态绝不会被取代或消失。
王玮认为,中国百货的经营方式形式上看似和国外百货形态类似,但国内百货主要实行联营制,像收取保底加扣点的租金的二房东,实质上更像一个准物中心。但作为一个准购物中心,百货店在空间优势和零售经营方面的优势却又不能和购物中心相比。近年来国内购物中心无限制的扩张泛滥给百货店的经营带来了灾难性的冲击,这才是造成百货关店的最主要的原因。他说,地方政府无序规划而且把太多的购物中心开在了传统的中心街区,这在欧洲等地是无法想象的。规划无序和购物中心的泛滥不仅给百货业的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令中国购物中心本身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