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鞋市看点 > 鞋业大国当有“大国工匠”

鞋业大国当有“大国工匠”

李克强总理的一席话,将今年首度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匠精神”再度推为社会热词,也把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图片左三为于百计

  “世界青年技能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技能成长成才之路。

  李克强总理的一席话,将今年首度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匠精神”再度推为社会热词,也把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是世界制鞋大国,大国当有“大国工匠”,然中国鞋业的“工匠精神”何在?今日,中国鞋业已经步入一个艰难发展的瓶颈期,有人将其归咎于工匠精神的缺失,是否恰如其分?记者专访了鞋业专家、北京环境与艺术学校党委书记于百计,他在鞋业界默默耕耘四十余年,从一名一线的制鞋工匠成长为行业专家,培养了大批的行业人才,不仅深刻地见证了工匠精神在中国鞋业的传承和失落,也见证了鞋业技能人才培养在中国走过的坎坷道路。听他谈工匠精神的根和魂,谈人才培养的梦想和现实,让我们对中国鞋业的明天充满了无限期待和憧憬。

  记者:有人说中国鞋业虽是大国,却缺乏“大国工匠”,您认为培养“大国工匠”,专业院校应该担当怎样的责任?

  于百计:中国鞋业发展历史悠久,“工匠精神”有其根和魂,过去都是师傅带徒弟,有着严格的规矩:师傅的眼睛就是尺子,师傅的话就是命令。随着五六十年代以后皮革行业院校的建立,特别是1958年四所轻工类本科院校(北京轻工业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建立,逐渐打破了师傅带徒弟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行业大量的一线技术人才输送,还是依赖于行业办学的中专学校,比如“北京皮革学校”(现更名为“北京环境与艺术学校”)、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中专学校或高职院校。

  这些学校的师资大多是从工厂调来的技术骨干,他们都是活跃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实操,比如我自己,就是17岁到工厂当学徒,干了13年,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被调到学校当老师。客观来讲,一个学校老师的素质和质量决定了学生的素质和质量,这些搞技术出身的老师培养的学生当然是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比较强的。

  我认为学校应当交给学生本领和技能,而一个更加重要的使命是塑造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极为关键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其它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没有牢固的根基。这些孩子到学校的时候只有十几岁,正是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老师的引导和培养对他们的人生影响重大。

  皮革院校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先行官,培养新一代工匠任重道远。我认为应当在培养目标里重重地写上一句:“合格毕业生要具有工匠精神”。学生们在把传统工艺技术技能学过来的同时,关键是把师傅们那种聚精会神、认认真真、一针一线做好鞋的心气儿学过来,并且把精益求精的精神发扬光大,再赋予创新,在建设制鞋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当然,教师也要有“教书匠”的匠人精神,精益求精地上好每一节课。

  记者:目前,皮革行业的人才培养也遭遇了很多的瓶颈和问题,比如供需不对称,院校毕业生心气儿很高但到企业后无法迅速上手,所学知识与实际岗位所需知识结构有巨大偏差,毕业生普遍比较浮躁不愿意吃苦。您觉得这种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于百计:院校毕业生浮躁,主要是因为缺少自信,因为弄不懂所以心里发怵,所以只好停留于做加减法,导致设计命中率低,这又造成了他工作的不稳定。自信来源于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真正掌握,来自于不断实践以及对市场需求的了解。院校学生在校只是学知识,缺乏对市场了解,没有市场实践,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市场变化。另一方面,企业是拿来主义,又促进了急功近利。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鞋包是时尚产业,但鞋包不是纯艺术品,是生活用品,是艺术和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皮革类院校需要调整教学模式,增强校企融合的时效性,建立研发中心,有研究课题,创设实战场景,提高专业教师教研科研能力。

  北京环境与艺术学校等一批院校在校企融合的道路上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其取得的成绩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很大的关系。在20世界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地区根据制鞋行业发展需求,相继在轻工业院校增开了鞋类产品设计专业。开设该专业的院校都具有固定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较强。大部分专业教师具有多年的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又能与企业紧密联系,了解企业需求和市场流行趋势。通过聘请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给学生授课,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产品流行趋势讲给学生,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实践证明,校企联合培养是加快培养设计人才的有效渠道。现代意义上的校企结合,不是简单的捆绑,而是遵循设计人才成长规律,学历教育、在职学习、学校企业间多阶段培养,打造有效的组合模式。

{page_break}

  记者:中国鞋包品牌抄袭的问题受到国外同仁的强烈批评,您觉得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设计师缺乏创造力还是体制等原因?您认为培养优秀的设计师的关键是什么?

  于百计:抄袭的问题是个现象,内在原因是反映创造力不行,缺乏技术、材料、工艺创新的能力,缺乏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对新信息研究利用不够足。技术人员专业深度和知识面宽度不够,有知识不等于有能力。

  对于优秀设计师来说,他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什么是设计师?综合知识+正确实践+了解市场需求+不断创新能力=设计师。

  现在人们在意识到品牌、名牌含金量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鞋类设计人才在其中的份量。但是在许多鞋企里,鞋类设计人员面临着很大的成长压力。他们一方面要完成企业老总给他们下达的设计开发新款的任务,一方面又受着缺少时间、精力去继续充电、补充知识养分的困扰。很多鞋类设计人员对鞋的舒适度研究远远不够,对市场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他们只能在鞋样期刊里和间接渠道得来的市场信息里寻找设计开发的素材,与同行在一个知识平面、一个信息平面上思考问题,常常处于盲目、盲从、茫然的状态。这样一来,往往不自觉地陷入模仿和被模仿的怪圈,各品牌之间产品同质化和同类化现象严重。产品缺乏自主创新的设计,由此带来设计开发能力、品牌吸引力、外观魅力、市场发展潜力等方面竞争力的软弱,这就限制了在高层次上的竞争。这样一支设计队伍面对着成熟的国际国内消费市场,当然很难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记者:中国现在还没有真正享誉世界的鞋包品牌,消费者在国外疯狂的扫货,无疑是对中国制造的极大讽刺。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是否是因为中国制造缺失工匠精神造成的?

  于百计:我们现在还是制鞋大国,是生产大国,缺少特色(没特色就很难出色),不能吸引人,让消费者尊敬的品牌不多。为生产而生产,为设计而设计,缺少创新设计,缺少创造性的生产,没有突破数量的框框。消费者青睐国外商品,不是因为它们便宜,而是因为它们更贴心、更智能。而我们的产品则是满足于“差不多”,满足于生产过程中的“灵活性”,技术上缺少科学理论作支撑。例如,手工缝制鞋的技术理论支撑是什么?底和条子缝合为什么要那么多针?少了行不行?有无科学数据?有数据才能有标准,才能实现部件化、装配化、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小众化。

  记者:今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成为一个社会热词。之后重量级报刊多次撰文探讨如何培养大国工匠。您如何看待工匠精神?您认为皮革行业是否具备培养“大国工匠”的基础?皮革院校怎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

  于百计:现在全国都在弘扬“工匠精神”,但我觉得还停留于表面,没有真正扎到心里去。国家非常重视,但是只有企业和个人树立工匠精神,才能真正走下去。

  弘扬“工匠精神”应该在三个层面达成共识,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国家要兴旺强盛,必须要有工匠精神;行业企业要发展,必须推崇工匠精神,树立敬业精神;产品品质要提升,生产者必须认真对待工作,对每一件产品都要做到精益求精。

  弘扬工匠精神是个系统工程,是个整体,不是单个的某个生产者要做到的,而是我们大家都要树立的精神。应该成为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生产一线劳动者一致共同的理念和工作准则。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抑制浮躁,有正确的理念并付诸行动,才能提升产品品质。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创新,不能因循守旧,精湛的技术技能是根,是基础,但创新是魂,是产品生命力所在,创意比手艺重要。创新能带来新商机,创新能促进生产力,创新是当今鞋业发展的关键词。

  我们应该要宣传和表彰创新先生和岗位工匠——能工巧匠,树标兵立榜样,把他们的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宣扬开去,激励全行业弘扬工匠精神,为实现制鞋强国的伟大目标而兢兢业业地工作。

  记者:您觉得中国鞋业怎样才能度过难关,突破瓶颈,向制鞋强国的目标迈进?尤其是在人才梯队的构建和培养方面,有何建议?

  于百计:目前,我国与制鞋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产品设计和研发水平上差距较大。设计人才、全面型技术人才(所谓的多面手)、复合型人才的缺乏都是很关键的原因,还有一个长期被忽略却起到决定性的原因——鞋的基础研究的缺乏。

{page_break}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我们研究总结了制鞋的五种基本工艺:缝制、胶粘、模压、注塑、硫化。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制鞋业在工艺上没有大的革新,只是在花色品种上做出了各种演变。对于鞋的基础研究、技术的规律,缺乏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造成了整体比较盲目的状况。

  为什么要重视和研究鞋的基础研究呢?鞋的技术规律有哪些?我这里先抛砖引玉,谈谈比较重要的三个。

  首先是脚型规律。我们国家还没有系统地归纳出脚型规律,虽然现在有些教材有一部分,但还是六十年代的数据和规律,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提高了,脚型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对这些数据和规律没有深入研究下去。人的进化是从脚开始的,做鞋是为脚服务的,现在都强调鞋的舒适性,但我们对脚还没有研究透彻,人的脚上有26块骨头,骨骼有不同的排列,各个地区南方、北方脚的长宽都有不同,各有特点,在脚运动的状态下这些骨骼排列还会发生变化,教材上说了一点儿,有些企业是自己明白,但是没有总结出来,没有形成规律性的东西。

  二是楦型规律。大家都知道鞋楦是鞋的灵魂,是脚的复制物和变形物,也有其独特的规律。我们现在有鞋楦标准,但很少有人用它,觉得费事。现在市面上的鞋号不统一,有的企业就是简单地把国外的鞋号套用过来。对于楦型规律的掌握,重点是怎么让企业接受,现在的标准非常枯燥和繁琐,应该研究怎么演变为一种简明易操作的方式在企业中推广实施。

  三是设计规律。鞋的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需要利用鞋楦,结合脚型规律,让鞋的结构更合理。我们通常都是在研究静态的脚,这是不正确的,应该是研究动态的脚,在不同的行动状态下,脚的骨骼的活动,以及脚型发生的变化,这些都需要深入的研究。虽然鞋只是不到一尺见方的东西,但设计师脑子里应该有一个场景,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就是你的客户穿上鞋以后在各种场合、各种行动状态中的场景。

  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创新,如果只是在经验的平面上打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终究很难实现突破。比如鞋楦后身统一的问题——前身变,后身不变,即以不动的后身为准,鞋的前身可以实现尖头、圆头、方头等变化,这是鞋的规律性研究成果,在业内也都是认同的,但是随着市场潮流的变化,鞋厂也都随波逐流了,前身后身都在变,没有坚持把握规律的原则。

  问题大家都清楚,也都感觉进入了一个发展瓶颈期,非常困难。关键是怎么应对?下一步怎么走?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行业建立专家人才库和专家平台。我们应当盘点行业人才家底,聚拢行业人才资源。集聚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专家,分门别类建立专家库。瞄准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集众智,发挥专家的智慧。确定科技创新研究课题,开展技术研究,共享研究成果。针对行业发展有哪有不足跟自己比,跟国外比,对于基础层面的、宏观层面的东西进行系统的归纳研究,比如之前谈到的基础技术研究、设计的规律等等。

  二是企业建立专业研究机构(地方行业建立研究机构)。过去各地都由研究所在科研上发挥作用,这些研究机构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

  三是企业加大培养稳定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培养企业的领军人物。通过内训等方式,把技术技能教给工人,提高员工水平。我们要着力于建立三支队伍:单道工序精干工人、复合型技术骨干、领军人物,这只队伍的建立需要参考参照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产品标准。

  四是提高技术骨干的待遇,使技术骨干的人才价值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实现。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