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在过去一年里是全球资本市场上表现最为劲爆的企业,即使被排到第一位也很难引起争议。
在整个2015年,亚马逊公司的市值增加了1100亿美元以上,总体规模达到3500亿美元左右,这一庞大的数字让其超过了美股中的两大老牌牛股——埃克森美孚和股神巴菲特的希尔伯特·哈撒韦,位列美国第五大市值企业。开始逼近苹果、谷歌、微软三大科技巨头,与Facebook不相上下。
不久之前,亚马逊刚刚发布了201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这份最新的报告显示,亚马逊2016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8.5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9200万美元相比,实现了非常大幅度的增长;净销售额为30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32亿美元增长31%。亚马逊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和净销售额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
不同于美国科技型企业相对较低的估值,亚马逊几乎达到了中国与A股市场“市梦率”不相上下的级别,2015年年底达到190倍,相比之下,Facebook的市盈率是60倍,而苹果的市盈率仅仅只有12.3倍。这充分的显示出了市场投资者对其极大的信心,认为其可以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保持很强的盈利提升能力。
目前华尔街对亚马逊目标股价的普遍预期超过800美元,摩根大通对亚马逊股票的目标股价为915美元,甚至有一位分析师直接将亚马逊的股价目标定在了1000美元。这名分析师的观点跟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一样:“我们看好短期、中期以及长期,其未来两年的利润率上升速度,可能远远超越之前两年。”
盈利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企业总是和“烧钱”被联系在一起,烧得越多,就越有机会在规模、业务上形成深厚的护城河,最终形成更加强劲的盈利能力。
在此前很长的时间里,亚马逊都是科技企业中最“擅长亏损”的企业之一,网络零售业务虽然一直为亚马逊带来着庞大的现金流,然而由于大量的物流基建投入和新业务投入,亚马逊一直都没能实现盈利。
随着AWS(亚马逊云服务)和Prime(亚马逊会员体系)两大盈利中枢的日趋成熟,曾经的亏损局面得到了质的改观,这些建立在海量商户、用户基础之上的附加服务,为亚马逊开拓了宽阔的盈利渠道。
没有亚马逊规模庞大且影响力巨大的电商业务,这两大王牌业务很难真正建立起来。十年前,AWS只是亚马逊的一个服务部门,以供在Amazon.com上的独立商户拥有自己的网络储存空间,但随后贝佐斯惊喜的发现这个产品不仅在平台内部有很大的需求,外部的各类企业,特别是创业企业对此都有很大的需求。
捷足先登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主动权。在成立至今的十年之中,AWS在云基础设施领域上一路领先,“碾压”了一系列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包括微软、IBM、谷歌在内的“三巨头”。
在2016年度美国云服务市场份额中,亚马逊AWS以31%的市场占有率高居榜首,而微软、谷歌、IBM三者之和共计占有22%,其余5到24位的云服务提供商共计占领27%的市场份额。在这片新兴、广袤的市场中,AWS已经一骑绝尘。
云服务是一个曾经被质疑的“21世界三大互联网泡沫之一”市场,但如今这个市场在美国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中国、印度这样庞大的市场也已处于起步阶段。
如今AWS是所有美国互联网创业企业的首选,并且这项服务已经进入了中国和印度市场,利用云端优势开拓更大范围内的市场,2016年,这项业务的全球收入已经超过100亿美元。
AWS首席执行官AndyJassy说,“2003年秋天,公司得出一个结论:(云服务)是一片尚未开发出来的绿地,运行互联网操作系统所需的所有组件,都还尚未建立,这使我们眼前一亮。”但他同时也坦承,整个亚马逊集团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预料到AWS将会发展到今天这么壮大。
Prime:深度绑定用户价值
相比中国如火如荼的电商市场,美国由于其更好的线下商品流通渠道和较低的商品价格,电子商务发展一直谈不上迅猛,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数据显示,在2016年,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仅占零售总额的7.4%。而在2006年,这个比例仅为2.8%。
线上零售总额虽然从目前来看仍不是非常高,但显然在过去的十年中处于较快的增长过程。而这个增长的过程中,亚马逊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在年复一年的亏损当中,贝佐斯和他的企业构建了全美甚至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最为完备的互联网化商品流通网络体系,理论上只要任何一件商品接入进这个网络,都可以以最迅捷、最安全稳妥的方式送到最终消费者的手里。
从互联网化的销售和物流渠道,到终端海量的消费者,这种庞大的互联网化渠道网络,对商品供应者来说有着庞大的吸引力。在商品的供给端,亚马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自我强化机制。
但是在消费端,用户的增长却并未像供给端一样快速丰富且完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本土的线下商品渠道已经非常完善,给予用户非常好的消费体验。反观线上销售,如果使用美国邮政等传统快递渠道,往往会等待很久,体验较差。
而UPS、亚马逊自营等物流体系虽然用户体验更好,但往往需要更高的运费,这部分费用在美国并不便宜。
{page_break}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贝佐斯决定设立Prime会员体系,用户如果每年支付79美元(后期上涨至99美元),就可以在一年之内无限制使用更加高效的物流体系。
这种通过打包收费提升用户体验的方式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调查机构的报告称,亚马逊美国消费者中Prime会员比例已经超过半数。
根据预计,截至6月底,亚马逊在美国拥有的Prime会员人数达到了6300万,占到该公司美国总消费者人数的52%。按照此数据计算,亚马逊在美国拥有的Prime会员人数较一年前增长了1900万。
会员数量的增长对于亚马逊来说非常重要,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会员收入,更意味着在更便捷的购物体验之下,亚马逊可以收获更多的用户订单,大幅度提升销售规模。
全球最大市值的成长型企业
亚马逊依靠电商奠定了企业基础,不仅拥有被电商零售业务所汇聚而来的海量用户,也拥有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多项业务所组成的生态体系。
这些业务所处在的市场,都是对社会原有产业格局的一种颠覆。通过破坏性的创新,打通相关业务的全产业链,并以最终产品的形式,呈现在消费者和客户的面前。
在这种全产业链+终端产品的模式之下,用户不必操心体系之内的运作模式、操作细节,包括阅读服务、云存储服务、流媒体服务、物流体系服务等等,都可以交给亚马逊进行全面的掌控,用户需要做的,只是付出相关的费用,而这个费用也具备非常高的性价比。
亚马逊在各个行业领域,都对传统模式进行了“穿透式”的破解重构,创造了全新的、相对独立的市场空间,在这些空间之内,亚马逊具备很强的垄断效应,既是商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
这些业务由于业态新颖,大多具备极高的市场空间。如电子商务在美国的零售占比尚不足10%,使用智能电视和流媒体业务的家庭不足4%,美国邮政等低效率物流体系在美国仍占据巨大的市场空间,云服务更是一个足以再造一个人类社会的庞大市场,整个市场仍处于洪荒阶段。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亚马逊都很难被界定成一个成熟型的企业,它的各条业务线,都处于高速成长进程当中的新型市场。而即便在这样的状态下,亚马逊也已经收获了超过3500亿美元的市值。
换言之,一个刚刚搭建完成、面向未来的商业基础框架,就已经被定价到3500亿美元,而如果这个框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注入全新的营养与机体,那么一个可能超越所有人认知的、从未有过的未来型商业机构,将很有可能诞生在贝佐斯的妙手之中。
如果到现在,人们仍然在拿亚马逊当做一个电商企业,并与沃尔玛等传统零售机构进行对标,津津有味的比较两者的市值变化,那显然是对亚马逊整个生态体系的价值与威力的忽视。
虽然距离苹果、谷歌、微软三大科技巨头的市值尚有一段距离,但亚马逊有着远超前三者的成长速度与商业潜力。
最终超越苹果,实现万亿美元市值,或许这才是其为亚马逊设定的大未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