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我在现场 > 大连服博会上展现的东北时尚

大连服博会上展现的东北时尚

本届大连服博会上,场馆内外劲吹“东北风”,东北服装企业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迎来转型升级的机遇。无疑将助力东北服装产业集群加快节奏实现转型升级。

 

  为期3天的2016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以“共赢·大连”为主题,硕果累累。

  本届大连服博会提出,要继续做大贸易平台,从北纬38°大连开始,沿着北纬42°沈阳、北纬44°长春两个节点城市,到北纬45°哈尔滨打通东北时尚、时尚东北快速通道,力求通过大连服博会这个窗口和平台吸引海内外品牌进入东北。本届服博会上,场馆内外劲吹“东北风”,东北服装企业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迎来转型升级的机遇。东北服装界人士也在思索:东北服装产业如何走向共赢之路?

  【展前】 产业界人士畅谈东北服装产业振兴发展

  大连服博会一直依据行业和市场变化不断创新,与中国服装品牌共同成长。在本届服博会开幕之前,服博会组委会于8月下旬分别在哈尔滨、长春、沈阳连续举办了3场新闻发布会。大连服博会全新的定位与精彩的内容及特色引发了东北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

  在服博会东北推介活动中,我市与哈尔滨、长春、沈阳相关方面举行了3场座谈会。东北服装产业界人士对如何做大做强东北服装产业,推动东北服装产业振兴发展畅所欲言。他们认为,大连服博会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优势。对于展商,可利用这个生态平台展示品牌全貌,帮助企业优化渠道资源;对于产业关联资源,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向,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可以说,大连服博会将商贸拓展、立体推广、趋势发布和信息分享等多功能密集整合,成为帮助品牌、渠道终端全方位成长的“生态资源平台”。

  他们认为,东北服装产业市场需求很大,也有一定产业基础,希望通过大连服博会这样的平台,更好地聚集国内外多元化、多领域、多视角的优势资源,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延伸发展链条,拉动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使东北服装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东北服装产业界人士还建议,今后可依托中国面料馆大连馆,为东北服装企业提供多样、新颖、时尚流行的面辅料,并打造集设计、时尚流行趋势发布、技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长期的服务型平台。

  【展中】 东北服装纺织企业面临发展瓶颈和转型机遇

  本届大连服博会,黑龙江服装企业组团参展。记者注意到,黑龙江服装企业展售的商品多为亚麻制品。有企业主打“科技牌”,以高科技为引,积极开拓亚麻制品高端市场;有企业大打“文化牌”,以传承的民间艺术为服装产业注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有一些企业专供低端产品市场,由于物美价廉,也受到不少参观市民的青睐。

  亚麻纤维素有“纤维皇后”之美誉。黑龙江拥有全国最大的亚麻市场,但近几年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实力相对薄弱的亚麻厂只能提供简单的原料粗加工,受限的利润空间紧跟着就是一批亚麻厂的“倒闭潮”。

  在参展的黑龙江服装纺织企业中,七彩莲花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亚麻影画制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据介绍,这种亚麻影画制品运用彩色印染技术,不仅可大大提高亚麻本身的艺术性和附加值,而且也改变了传统亚麻粗加工低收益的落后发展模式。公司负责人表示,彩色印染所实现的技术突破在于材质的变化。过去是用相纸,现在是把影画染在亚麻上。“这不仅是简单的材质变化,更是在亚麻使用范围和印染工序上的一个突破。这家公司在坚持平民化市场定位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高端定制市场。

  黑龙江省北安乌鱼绣工艺品有限公司带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鱼绣也是巧夺天工。公司总经理、黑龙江省北安工艺美术家协会会长王春艳告诉记者:“今年已是第二次来大连服博会了,通过这个平台接到大连本地企业的订单。乌鱼绣历史悠久,但长久以来一直因地处东北一隅而不被人知。乌鱼绣对于研究金代女真刺绣技艺及乌裕尔河流域各民族间刺绣工艺的传承发展具有较高价值。”王春艳介绍,公司接收的订单以订制为主,国外订单主要来自俄罗斯,在俄罗斯布市也有公司的店面,此次再度来连参展,就是为了做好宣传,打响北安乌鱼绣的名头。

  “酒香也怕巷子深”。王春艳表示,企业自己做乌鱼绣宣传推广有些力不从心,而找专门公司进行推介营销,很费精力和资金不说,效果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此外,“会做不会说”也让王春艳觉得有些“吃亏”。尽管在绣法上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可宣传不力却是东北服装企业普遍的“心病”。

  【展后】 产业集群将是东北服装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8月19日,在浙江举行的2016年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会议暨全国服装行业统计工作会议上,《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十三五”升级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发布。作为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升级路线图,《纲要》提出六大路径,一是制造升级打造新实力;二是技术升级形成新动能;三是模式升级开创新局面;四是要素升级构建新生态;五是管理升级塑造新文化;六是理念升级拓展新空间。

  当前的市场竞争,已从企业的竞争提升到产业集群的竞争,从单家企业间的竞争提升到区域之间的竞争。以产业集群形式出现,不仅使产业集群形象更加凸显、动态资讯发布更统一、商团接待规格更高,还能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专业买家。本届大连服博会上,沈阳市沈河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服装商贸名城”。目前,全国仅有广州越秀区等三地获得过该荣誉,沈河区是全国第4个获此殊荣的城区。

  作为中心城市的核心区,沈河区始终坚持服务业立区。目前,沈河区的服装商贸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街、五爱和南塔商圈,服装商场达160家,专业市场12个,商户数量近2.5万家,2015年服装服饰商贸交易额达650亿元。

  为推动区域服装商贸产业做强、做优,沈河区编制了《服装商贸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经营模式,发展现代物流,推进商旅文产业格局,发展电子商务,以打造智慧商圈提升市场业态为主,力争把沈河区建设成为辽宁乃至全国重要的服装商贸产业基地。

  在本届服博会上,东北服装产业还传来喜讯:丹东东港市被授牌“中国户外服装名城”。记者在东港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产业集群推介会上获悉,自改革开放以来,东港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良好,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

  大连服博会,凸显东北服装品牌名城命名发布平台的优势,通过全力打造东北服装联盟,无疑将助力东北服装产业集群加快节奏实现转型升级。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