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宏观经济 > 风险防范成为中国央行、财政部近期监管政策重

风险防范成为中国央行、财政部近期监管政策重

中国央行的心思越来越难猜:除了放任人民币持续贬值外,央行本周的另一个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跟着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随着前三季度经济金融数据本周出齐,年内经济稳增长压力稍得喘息的同时,风险防范成为中国央行、财政部近期监管政策重点。9月外汇占款大幅下降后,央行启动大规模MLF投放货币,意味着降准或再度延后,而逆回购期限的拉长也意味着短期资金成本的上升,流动性短期偏紧。

  央行近日一转国庆假期后的收水态度,本周在公开市场中重新放水。事实上,央行上周拧紧水龙头,配合楼巿调控政策,仅一周又转而再放水,难道有更重要的目的而需要央行紧急转向?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共进行了66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

  此外,逆回购的期限亦增加。央行上周初期只进行7天期及14天期的逆回购、上周后期更只做7天期逆回购,“缩量又缩期”——收水意图极明显,但本周却逐步加回14天期与28天期品种,态度急变回“加量又加期”的放水状态。此外,央行大举MLF(中期借贷便利),上周只净投放415亿元,但本周净投放金额急增至3300亿元。

  补水力度相隔一周后突加大,却碰巧遇上本周人民币贬值加剧,央行是否为避免人民币贬值期间,触动的资金流走所造成对金融市场的潜在波动,所以放水以维稳局势?实在值得深思。交通银行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认为,近期逆回购期限调整及操作规模的起落,反映央行进一步加强了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

  重新开展14、28天期逆回购操作,表明央行认为短期流动性相对平稳可控,而中期方面需要预防风险;MLF加量也属补充中长期资金缺口。市场流动性总量只要维持整体尚可,即使出现一些结构性的紧张也是可控,毕竟货币政策不宜过度宽松,央行目前更加重视控制信贷增长的节奏。

  瑞穗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樊磊提到,中国前三季度数据总体符合预期,微观来看经济企稳反弹的趋势还是蛮明显的,目前没有太大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刺激。公开市场方面,流动性放进一步宽松的概率很低,央行料会维持中性偏紧操作。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6.7%,从我们国家来说,还是有能力抵御外部冲击的。未来来看,外汇局在便利化和防风险方面都会并重,会继续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维护我国经济金融安全。

  瑞银最新报告认为,最近房地产市场狂热蔓延、政府担心房地产泡沫膨胀,这意味着央行不太可能放松货币政策。决策层年内不会降息或降准,以避免释放过于强烈的宽松政策信号、加剧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在年内及2017年都不太可能降息。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