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股市前期大幅波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随之降低,权益投资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针对产品特性重新制定投资策略。全球流动性拐点已经到来。流动性拐点会到来,但是会相对比较缓和。在这种情况下,债市或面临调整压力,但中期仍存在机会。
在当前资产荒的大背景下,缺的是好资产,不缺的是“黑天鹅”。苏玉平认为,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较低,负债端高企不下,如果承受过高风险,的确能够博取到一定的超额收益,而一旦“黑天鹅”出现,所带来的损失也格外沉重。
“市场永远在变,要怀着敬畏之心,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才能跟上市场。投资如同长跑,不要太在乎短期净值起伏。”谈起从业20多年的心得,华安基金基金经理苏玉平对记者表示。有攻有守,风格稳健,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苏玉平在第三届中国基金业英华奖评选中荣获“三年期二级债最佳基金经理奖”。值得一提的是,苏玉平已经连续两年在英华奖评选中榜上有名。
“我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要是在大牛市里我的表现未必能很好。”苏玉平坦言。越是市场中的“老司机”,越注重控制风险。年初频繁爆发信用违约事件,苏玉平全部躲过,她将此归结为自己运气好。在苏玉平赚取的收益来源中,几乎找不到评级下沉的券种。
苏玉平将这种操作困境形象地比喻成跳伞,严格的风控好比背在身上的那把降落伞,“闭着眼睛往下跳,那肯定是最快着陆的,但前提是不摔死。如果打开降落伞,大概率不会摔死,但也比直接跳效率低很多。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苏玉平将自己也归为背着降落伞的那一类,在选择信用债时追求足够的安全性,控制风险。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苏玉平认为,上述两种做法尽管风险承担不同,但其实收益差别并不大。货币银行学专业出身的苏玉平有在保险公司担任投资部门经理的经历,这让她更擅长做自上而下的配置,在市场行情到来时通过大类资产配置获取超额收益,在风险来临时提前做好防守。
苏玉平表示,外围市场上,今年7、8月份以来,欧美、日本等债市收益率都出现了上行的迹象,央行放松货币的动作也似乎有所收敛;因为对美国加息有预期,亚洲的货币近期也都出现不同程度贬值。国内来看,央行在经过房地产调控之后,货币政策也有边际收紧的趋势。因此,中外因素叠加在一起,债市出现调整的迹象,交易不甚活跃。
苏玉平认为,全球央行也意识到了过度放松流动性带来的后遗症,有了前车之鉴,流动性出现了收紧的趋势。从外部看,流动性出现拐点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一定的制约,目前全球经济都没有明显起色,美国此次加息的周期或比预期更长。
流动性拐点会到来,但不会陡然出现,会相对缓和。此外,受外围市场风险因素影响,中国的货币政策不会过分宽松,或趋于偏紧。短期来看,流动性会有一些压力,但中长期看,因为经济仍在底部,拐点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在苏玉平看来,债市经历了2014年、2015年的牛市行情后,在今年上半年因为信用风险释放出现了一波调整,但后期走势仍然较强。目前整个资产定价和大类资产配置,均受到全球央行流动性过分宽松冲击,出现了失灵的状态。“债市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但中期仍有机会,毕竟在不确定的市场里面,债券仍存在相对确定的收益。”苏玉平判断。
据介绍,从2015年开始,苏玉平管理的基金数量达到6只,兼顾了纯债基金、二级债基和打新基金等。作为多面手的基金经理,苏玉平对债市和股市均有着独到的认识。在她看来,四季度收益相对有限。具体来看,债市较为分化,可超配长久期利率债;权益市场则可关注一些主题性机会,同时控制风险,灵活调整仓位。
苏玉平认为,债市要应对很多不确定因素,相对比较分化,但风险仍可控。在配置上,苏玉平以中高评级信用债为主,同时超配长久期利率债。房地产的调整或让债市受益,她分析,经济基本面越差,债券的价值会越高,房地产作为经济的一个重大引擎,目前受到抑制,经济或进一步走弱,权益市场因此受到影响,债市则算“因祸得福”。
对于上半年风声鹤唳的信用市场,苏玉平表示相对乐观,认为未来信用债风险会有所缓和。年初以来的信用债违约事件让市场一度陷入恐慌,甚至很难发出新的债券,但之后从券商风险信息披露到评级公司调整评级,各个机构和环节都进行了修补。“刚兑打破之后,大家需要一个专业应对的过程,只要事前、事中、事后都专业化、规范化,就可以把风险控制到最小。”她说。
权益市场方面,苏玉平表示,四季度PPP、国企改革及医药行业存在一定机会。“有业绩、估值又不高的股票仍然是稀缺的。”她说。从2015年开始,苏玉平管理的基金数量达到6只,兼顾了纯债基金、二级债基和打新基金等。在她看来,四季度收益相对有限。具体来看,债市较为分化,可超配长久期利率债;权益市场则可关注一些主题性机会,同时控制风险,灵活调整仓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