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服务贸易占比达18.6%,较去年同期提升4.1个百分点。因此,真正要面对、解决上一次金融危机以来外贸出口量的减少与利润率的不断下滑的困难和问题,最根本的还是企业自身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依靠创意、设计、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定价话语权。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引发的金融市场V形反转剧情还在延续。人民币中间价报6.8291,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下调176点,为连续第7个交易日走低,刷新上周五刚刚创下的六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部分市场参与者对于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再度抬头,但业内人士表示,近期人民币在继续市场化脱离“美元锚”的同时,也在倒逼外贸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继续震荡下跌。数据显示,11月14日在岸人民币汇率从当日9时的6.812一路跌破6.82、6.83、6.84关口,截至16时30分,收报6.8409,日内最低报6.852。作为汇率的风向标,人民币中间价在上周已累计跌去0.89%。11月11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8115,逾六年来首次跌破6.8。此前,不少分析师表示,人民币年内将在6.8附近波动,而这一“铁底”已被击穿。
人民币的下跌与美国大选后市场情绪的反转不无关系。11月9日,美国第45届总统大选落下帷幕,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胜出,这一结果令资本市场颇感意外,特朗普的反贸易和对美联储的大肆抨击等立场也令全球掀起“英国脱欧2.0版”地震。美元指数当日从开盘价97.87直线降至96.43,人民币在岸和离岸汇率则分别在半日内上涨200基点左右。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期的表现,让“人民币被高估”、“人民币会继续贬值”等言论再次出现。但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何帆等专家联合发表署名文章称,本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压力主要来自于外部。短期来看,应关注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的市场震荡。长期来看,应该继续加快汇改,让人民币汇率尽早实现自由浮动,从根源上消除贬值预期。
国庆节后陆续公布的9月中国宏观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短期内已经企稳。PPI结束了连续54个月的同比负增长;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保持稳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继续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也结束了持续下滑趋势。PMI更是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因此,因此人民币汇率贬值并非因为国内经济基本面出现了恶化。
此外,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强调坚定推进将人民币“汇率锚”由美元转向一篮子货币、继续推进市场化定价的改革方向。结合国际汇市整体运行的大环境来看,近几个月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波动正是市场化“脱锚”的稳健表现。广发证券外汇市场分析师赵鹏泳也表示,虽然近几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看似跌幅很大,但对一篮子货币的CFETS汇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不仅没有走软,反而小幅走强。
外汇交易商富拓的观点认为,当前中国央行和中国政府正在努力重新平衡经济,减少对外贸的依赖,构建更强大的国内经济,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重新定价有利于这一努力。整体而言,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下滑速度比2015年要和缓很多,与其他主要非美货币也没有明显差异。
人民币贬值对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有一定作用,采购商用同样的总价,可以在中国采购到更多的商品,必然会更多地选择中国商品。但值得注意的是,从长期来看,这部分由汇率产生的利润很容易被国外采购商计提,从而抵消了人民币贬值对企业带来的益处。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2016)》指出,在全球经济不乐观的形势下,要想进一步挖掘出口的潜力,就要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见,随着国家对外贸行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外贸结构不断改善,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中国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装备、人工智能、生物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制造成果正在加速出海,科技创新正在提升中国产品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