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推荐专题 > 开启创新创意新时代——2016第三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开启创新创意新时代——2016第三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近期,第三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暨颁奖典礼在南京河西新城的紫金文创园举行,跟随世界服装鞋帽网的记者回顾现场~

  11月11日,第三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暨颁奖典礼在南京河西新城的紫金文创园举行。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出席,并为评委会大奖获奖者颁奖。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主持活动并宣布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现在跟随世界服装鞋帽网的记者来走进这场典礼。

  本届大赛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经信委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住建厅、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台办、江苏省工商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艺术学院、苏豪控股集团等14家单位部门共同主办,江苏文投集团牵头承办。

  大赛共收到17000多件参赛作品,汇聚了全国29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美、英、法、德、澳等20多个国家参赛者的独特创意,架构起创意江苏新高地。经过多轮严格公正的筛选,共有4089件作品进入复评。最终,《书·墙》、《她或他的锦绣人生》摘得评委会大奖,《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Smart Maternity Ward》分别获得紫金创意新锐奖和最具价值奖,《聚慧重塑:从废弃水塔到社区智库》等11件作品获得金奖,《窑变》等21件作品获得银奖,《阅读胶囊》等42件作品获得铜奖,357件作品获得优秀奖。

  经济新常态下,文化创意设计对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本届大赛以“创意创造价值,设计改变生活”为主题,分为建筑及环境、公益广告、陶瓷艺术、现代手工艺和“未来之星”等5项赛事。

  大赛注重生活化,倡导“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用创意设计美化生活;注重专业化,定向邀约专业机构和团队参赛,引入策展人机制,增强评委会的权威性,提升专业程度;注重市场化,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意设计与企业需求对接、与群众消费对接;注重国际化,加强与海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团队互动,境外参赛作品比例有所提升。大赛为所有参赛作品提供版权登记,123位国内外一流专家、行业领军人物参与作品评审评选,确保评审的权威、公正。

  据了解,从11月11日起,大赛优秀作品展将在紫金文创园开启一场创意盛宴,让全民共享大赛带来的成果,展现“让创意找到市场,让企业发现商机,让百姓亲近艺术”的办赛目的。近一万两千平方米的展厅,5个独立展馆,汇集本届大赛优秀作品。为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感,一系列主题活动将在展览期间举行,在现场,你可以与陶艺大师、获奖作者零距离接触,展开对话,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免费制作陶瓷器具,展示自己的独特创意;在涂鸦墙释放天性……整个优秀作品展既是恬静淡雅的艺术之旅,也是思维碰撞的文创盛宴,更是亲子休闲互动的最佳去处。

  大赛组委会表示,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下,诞生于江苏这片热土上的“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在不断成长,其影响力、带动力正辐射全国、走向国际,将为打造文创产业新高地注入强劲活力。

  观点

  周勇 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总裁

周勇

  “ 第三届紫金奖,更加体现了‘贴近生活’这一设计理念,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外的一些院校和机构都在关注紫金奖。本届获奖作品,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既有我们传统中国文化的特点、内涵,又借鉴了世界流行的设计方式。我认为紫金奖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优质平台,也将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

  陈国欢 紫金奖现代手工艺专项赛策展人

陈国欢

  “ ‘紫金奖’越来越注重与生活的对接,这也是紫金奖的初衷。再好的设计如果无法融入生活,市场不接受,那么只能是孤芳自赏。本届获奖作品,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很多作品都是成套成组地来参赛,比如一个客厅的设计,一个厨房的设计,等等。 ”

  在本届大赛中,《她或他的锦绣人生》摘得评委会大奖和现代手工艺(装饰类)金奖两项大奖。

  作品由三大篇章场景组成,以东方生活美学为文脉,以非遗手工艺的创新融合为载体,以书房、禅房、茶房的空间为实用功能,以“活化民粹工艺,时尚百变生活”为空间主题,把数十种手工艺和生活设计融于一体,将一器一物,源于心,纳于形,归于理,印证了设计者倡导的“致古意,尚雅致,融时代”的当代造物理念。为使用者开启一扇艺术和智慧之窗,使其华丽转身为生活的艺术家、艺术的魔术师,并在不同的情境与陈设切换中,漫享东方生活美学的恒久魅力。

  《她或他的锦绣人生》设计师 马聪

  设计师马聪先生,作为当代艺术家,对中国文化、东方审美的国际化表达有深入研究实践和独到的见解。

  “这套设计,可以让使用者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不同场景的更换。在工艺方面,我们采用了20多种的传统手工艺,告诉大家传统手工艺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与当代生活相联系,从而实现'活化传承'的目的。非遗手工艺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演、展览展示的层面上,它必须与我们的生活产生的紧密的关系,才能够活化。”

  现代手工艺装饰类银奖 《姑苏人家》 设计师 邹英姿

  该作品采用姑苏古城粉墙的造型,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景点缀其间,一个系列的作品透出浓浓的故乡情结。

  现代手工艺装饰类铜奖 《现代创意茶室八件套》 设计师 王金祥

  该作品选料及造型突破传统理念,材料选用加拿大白枫,整体呈淡木色。茶桌造型吸取明式家具精华,采用高束腰、内翻马蹄加霸王枨结构。座椅突破明式南官帽造型,腿脚、扶手都采用指甲圆内外圆角。茶水台采用榫卯结构木格栅,束腰处安等水抽屉,底格留有安放水桶的隔层。茶水橱外形亦用榫卯木格栅,与茶水台保持一致,茶水橱脚、档所采用指甲圆线条亦与茶桌椅保持一致,尽显古老的禅意风韵。

  服饰类设计金奖由苏州工艺美院的郭子彪获得。

  服饰类金奖获得者郭子彪

  “我的设计灵感来自《海豚湾》这部电影。《海豚湾》是一部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由路易·西霍尤斯执导,记录了日本太地町当地的渔民每年捕杀海豚的经过。这部纪录片上映的时候引起很大的轰动。因此,我的设计意图也是为了呼吁大家保护自然,和动物和谐相处。在服装的制作上,我采用了很多非服装用素材,比如回形针、钥匙扣、别针等等。”

  扎染设计作品《影-我从江海来》获得服饰类铜奖,由顾鸣、罗竞杰、刘素琼共同设计。

  这个设计团队的构成可谓强强联合,顾鸣是江苏华艺集团艺术顾问、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长期从事扎染创新设计应用与研究;罗竞杰是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服装设计系副主任、上海弄影时装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刘素琼是金陵科技学院服装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他们通过共同的努力,为大家呈现了《影-我从江海来》这个系列的作品,展示了当代扎染艺术设计的水平。

  刘素琼老师告诉记者,本系列作品采用了具有不同材质肌理的真丝为面料,以丰富手段的艺术染整工艺加以视觉艺术改造,强调出作品的艺术性和原创性。色彩、款式及图案造型上,崇尚现代东方美学思想,力求塑造出一种“水雾影绰绰,物外质悠然,画意本天成,舞墨弄影间”的意境。

  专家点评

  李当岐 服饰类复评评委会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服装学概论》、《西洋服装史》作者

  设计的目的在于用,而不像艺术品仅供欣赏

  “设计的目的在于用,和艺术创作是不一样的,艺术创作可以仅供欣赏,而好的设计需要市场来检验。本次大赛参赛作品以学生居多,看以看到很多奇思妙想,但是我要提醒参赛选手,要考虑到设计产品怎样才能可以落地。”

  目前国内很多服装设计大赛,过分强调创意,对选手造成误导。

  现在国内很多服装设计大赛,过分强调了源头,而忘了根本。创意是设计的源头,而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现实服务的。现在很多大赛过分强调了创意idea,而忘记了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是要改变生活,那么你的作品一定要能落地,能为人们所用。

  设计和艺术的区别就在于,设计有甲方市场的存在。因此,现在的很多大赛也误导了很多学生,让他们误以为如果不那么设计就不对了。

  计误区:想法太多,设计过了头

  现在很多作品想法太多,设计者把很多想法、元素叠加在了一起,造成了设计过头。我们和设计大师的作品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设计大师的作品往往只强调一个设计重点,这就是我们说的point “设计眼”。

  《金陵之恋》荣获现代手工艺(首饰类)金奖

  “金陵之恋”为项链、耳环、戒指三件套,整套珠宝镶嵌了26粒蓝宝石,总重100.96克拉,此外还镶嵌了总重25.29克拉的钻石共计4991粒。

  《金陵之恋》设计师方韦现场讲解设计意图

  方韦先生是宝庆银楼首席设计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表示,《金陵之恋》的设计灵感来自去年秋天,“美龄宫”那幅刷爆朋友圈的照片。取“金陵之恋”这个名字,意在赞美这座城市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抑或已经逝去的爱情。

  仿“点翠”饰品获得优秀奖 赵树宪

  赵树宪先生是南京绒花非遗传承人,他制作的绒花深受大家的喜爱,这一次,他把南京绒花做成了“点翠头面”。为了让绒花呈现出翠鸟羽毛的光泽度,赵树宪老师与徒弟需要经过近十道工序手工打造这些仿点翠饰品。

  “现在市场上很流行“仿点翠”的设计,有人用鸽子毛、绸布来仿。然后我就考虑用绒花来仿点翠,大概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攻克了一些工艺上的难点,做出了这套绒花“仿点翠”的首饰。”

  更多精彩报道,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

来源:服饰导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