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华永道发布的《2016年中国税务科技成熟度》调查显示,约有半数(51%)的受访中国企业已经制定或者正在制定跨年度税务科技策略或发展规划,但31%的受访企业并不具备税务科技资源配置,企业对于税务科技布局还是处于一个依赖现有资源的初级阶段。

本次调查数据取自2016年10月至11月对中国内地及香港151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查显示,近一半(46%)受访中国企业日常所使用的税务信息来源由电子邮件或临时报表提供,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如ERP)缺乏统一的服务于税务的接口。

从税务的管控和分析角度来看,49%的受访企业表示有使用电子表格或数据库工具记录相关报税工作日期及工作流程,另有12%的受访企业未使用任何工具。从税务管理和决策层面来看,六成企业仅用电子表格对不同情况进行建模分析,缺乏系统化的税务分析工具支持。

普华永道亚太区国际税务服务主管合伙人庄树青女士表示:“下属分支机构数量众多,对涉税风险进行统一有效管理的难度大,这些变化为中国大中型企业的税务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关链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落实降低企业杠杆率税收支持政策的通知》,落实8项降低企业杠杆率的税收政策。
通知指出,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降杠杆税收支持政策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企业杠杆率高企,债务规模增长过快,企业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对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作出决策部署,把去杠杆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之一。《意见》将“落实和完善降杠杆财税支持政策”作为重要任务。各级财税部门要充分认识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重要性,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严格按照《意见》要求认真落实好有关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降杠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知明确,落实好降杠杆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1、企业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股权(资产)收购、合并、债务重组等重组行为,可按税法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2、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可按规定享受5年内分期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
3、企业破产、注销,清算企业所得税时,可按规定在税前扣除有关清算费用及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
4、企业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债权损失可按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5、金融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符合税法规定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6、在企业重组过程中,企业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其中涉及的货物、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符合规定的,不征收增值税。
7、企业重组改制涉及的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8、符合信贷资产证券化政策条件的纳税人,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更多相关的资讯,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