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港通开通,沪港深连接成为一个超过70万亿市值的资本市场共同体,成交额直逼纽交所,或许未来还会有IPO“新股通”及“ETF通”、“债券通”等各种通。IPO提速、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以及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逼近万家,这些指标性事件均意味着中国产业经济已经全面进入资本时代,对资本市场来说,则意味着将进入产融结合时代、股权投资时代和资产配置时代,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将会进一步加深。中国服装产业未来的全球性品牌和世界级企业,将在这个正在开启的全面资本时代中孕育而生。
在IPO提速的推动下,A股市场迅速迎来一个标志性时刻。12月9日,随着高争民爆、如通股份、易明医药三只新股的上市,A股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在A股的上市公司数量首次突破3000家。截止12月9日收盘,A股市场股票总数共计3002家,跨过3000家大关,成为A股市场发展过程中又一标志性事件。其中,上海市场1159家,深圳市场1843家。历史数据显示,在1993年12月28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首次突破100家,随后在2000年9月19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0家,在2010年9月15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2000家。目前,A股总市值达52.37万亿元,居全球第二位。
而在同一天的12月9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9845家,破一万家指日可待。据统计,截至12月9日,三板做市指数收报1088.36点,微涨0.09%;三板成指报收1181.49点,微涨0.22%。当天新三板共有951只个股产生交易,成交额达到9.40亿元。其中,创新层企业总成交5.81亿元,同比增长787.61%;基础层企业总成交3.60亿元,同比增长318.89%。创新层企业的成交额占比61.81%。
除了深港通开通、IPO提速、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以及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逼近万家这些标志性事件之外,近段时间资本市场的热点还有沸沸扬扬的险资“野蛮人”入侵事件。这一两周以来,证监会和保监会均以严厉的态度,从语言上和行动上,对近段时间险资频频举牌A股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行抨击和制止。
虽然证监会主席把部分险资举牌的行为背后的金融资本称之为强盗、妖精和害人精,但从另一个侧面看,也可以看到金融资本已经更紧密地与产业资本结合,只是结合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规范。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各有优缺点,需要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真正的“产融结合”,才有更大可能催生出世界级的企业。
有分析称,从1998年起,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的资金效率由负转正,一直保持到2001年,同时,带动纺织服装行业在1999年和2000年位居全社会所有行业排名第八位。而研究数据透露,新兴产业资金效率近年来已转正并持续上升,显示出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体现在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则较集中地表现在医药、计算机、通信和传媒业。
目前服装产业正在深度的转型升级,业绩普遍承压,服装产业正在寻求与新兴经济相结合,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和技术进步的趋势下,寻找新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服装产业无疑需通过广度和深度大为增加的资本市场,来完成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惊险一跃”。华尚观察在上一期指出,作为最早与资本市场接触的产业板块之一的男装产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资本“洗礼”,步森股份剥离服装资产转型金融业、杉杉股份寻求分拆服装业务海外上市、美尔雅被中植系控股正是产融结合的又一案例、而雅戈尔寻求大手笔定增融资欲增强服装主业……这些资本“洗礼”将会在服装每一个细分产业上演。
想要了解更多的资讯,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的报道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