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从今年新疆棉花长势以及收购、加工情况得出结论:预计今年新疆棉花质量将整体有所提升。这一结果固然与今年新疆棉花生长中后期的天气环境有关,但三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中,纤检机构在积极履行公证检验、质量监督等基本职能的基础上,主动创新,利用质量数据引导、服务产业的一系列做法也发挥了行之有效的作用。
10月中旬,记者置身新疆石河子市区不远处的棉花种植园内,被这里的美所震撼。放眼望去,一大片白色在眼前微微起伏并舒展开来,棉地尽头处浅灰带绿的白杨树干笔直接天,金黄的叶子映衬着天空纯净的蓝,头顶丝丝白云如同地里的白棉被风带上了天空。棉田中央地段一台墨绿色的大型采棉机正从远处缓缓驶来,它的身后由白色过渡为浅黄。
“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做到机采棉采摘“不落地”,棉花经机器采摘后,会直接装上运输车或者用篷布包裹隔离地面,主要目的是防止地膜掺入。”石河子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马进介绍说。
异性纤维含量一直是纺织企业最为关心的棉花质量指标之一。而在新疆,地膜一直是棉花异性纤维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机采棉采摘过程中,大型机器作业更容易搅碎吸收地膜而提高棉花异性纤维和含杂率。
为了减少异性纤维,石河子棉花种植园今年特意采用了较以往更厚的地膜材料。当然,“我们也经常派人深入田间地头,监督棉花种植园进行残膜、包装等杂物的清理。”石河子纤检所副所长刘伟刚对记者说。
上述是石河子农八师从采购环节防止异纤、减少杂质的第一步。从棉花采购到生产加工,石河子农八师目前普遍推行一套地方性标准,即《机采棉籽棉含杂率检验方法标准》和《机采棉籽棉杂质等级》地方农业标准。
机采棉最大的问题是杂质含量高,需要‘大清大排’,这对棉花纤维长度的损伤非常大。而国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机采棉籽棉检验方法,这曾经使农八师在棉花采购中扣杂和分级堆放存在矛盾。
2014年,石河子团厂农工跟扎花厂之间因杂质核算问题发生争议,有的扎花厂核算出的含杂率达到20%多。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高机采棉质量,新疆自治区纤检局联合石河子质监局、纤检局专门展开调研分析和比对试验。
据新疆纤检局书记艾海提·肉孜介绍,当时分别对石河子垦区安集海、下野地、莫索湾三个片区的机采籽棉进行采样、对杂质试验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和专家论证。历时一年半的时间,最终制定并出台了《机采棉籽棉含杂率检验方法标准》和《机采棉籽棉杂质等级》地方农业标准。
“这套标准自2015年9月15日实施以来,对我们市棉花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很多纺织企业求着我们,要求一年保证他们多少万吨棉花。我们的棉花公检数据一出来,尽管价格高,也会有人抢。”石河子市市长对这套标准给棉花质量提升带来的直接效果赞不绝口。
从公检数据来看,石河子农八师今年的棉花质量确实有了很大提升。一份来自石河子纤检所棉花公检实验室的报告表明:今年在已经完成的6.3万吨皮棉中,石河子兵团农八师29mm及以上长度级的棉花站比达到75.3%,比上年同期上升69.3%;28mm以上占比达到99.2%,平均长度为28.9mm,比上年同期平均增加1.45mm.而其他如马克隆值、颜色级、断裂比强度指标都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棉花断裂比强度及长度达到“双29”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新疆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农八师的机采棉比很多地方手摘棉质量都好,卖出的市场价也高。”
马进介绍,这套标准发挥了指导棉花生产加工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标准要求加工企业按照籽棉杂质等级进行分级堆放、分类加工,实现了因花配车,有效选择加工工艺,避免了盲目加工;另一方面,该标准为棉花收购中籽棉扣杂提供了技术法规依据,减少了棉花收缴双方的矛盾。
位于新疆石河子市的银力棉业集团泉水地加工厂最近在圈内名声鹊起,因为该集团在最近与河北某纺织企业签订的1000吨皮棉销售协议中,明确承诺了“无三丝”的条件。该企业今年将加工目标定为“保长度、降短纤、绝三丝、提品质”。新棉上市至10月17号,该厂已经加工了7000吨皮棉。
“今年的皮棉都枪,尤其是我们厂加工的皮棉,基本是边加工、边公检、边销售。上海天虹、广州益达、山东鲁泰等知名纺织企业都专门上门来采购我们的棉花。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异性纤维,这得益于我们对标准执行得好。”泉水地加工厂负责人说。
除了制定地方标准,石河子纤检机构还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及时指导企业调整加工工艺,以此降低加工环节对棉花纤维长度、短纤维率等指标的损伤,提高棉花质量。
“棉花公检周期一般为7天,检验数据指导生产加工相对滞后,我们通过采用棉花加工企业直接送检试轧棉花样品的管理模式,承诺并实现2日内反馈检验结果,棉花加工企业按照反馈的检验数据科学调整加工工艺,因花配车,实现质量指标目标化加工,避免盲目加工。”石河子纤检所副所长杨君说。
“根据公检数据,综合分析影响棉花内在质量的各个因素,写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呈报当地政府,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喀什纤检所所长王树军拿了一份报告给记者看。
这份报告图文并茂,柱状图和数据表格清晰的说明了2015棉花年度喀什地区棉花的主要指标状况,并跟前两年作了对比。然后分析了自然条件、种植、收购加工等环节对棉花各质量指标的影响。
“品种杂乱已经成为影响棉花质量的主要内在因素。根据公检结果,各棉花品种内在纤维品质差别很大,籽棉收购流动性大,收购加工企业不按类型品种分类收购,这些都造成了棉花品质一致性的下降,给纺织企业配棉造成困难。”王树军说。他对喀什地区棉花品种杂乱给棉花质量带来的影响表示担忧,每年都会在质量分析报告中建议地方政府重视这一问题。
11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在调研途中了解了这一情况,当时就提出让喀什地区巴楚县的裕隆华顺纺织有限公司和当地政府及纤检所联合,统一品种进行棉花的种植生产实验,然后纺成纱线,让喀什纤检所在中间把好质量关,看看这样做是否会对棉花纤维质量提升有帮助。
“这一举措能够让让政府切实感受到品种对质量的影响,也正好能够验证我们公检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王树军说。
裕隆华顺纺织有限公司的负责介绍:“自己一直与当地纤检机构配合的很好,公检数据给自己用棉配棉带来了极大方便。公司每年要用到巴楚当地1/10的棉花,所有棉花都是喀什纤检所在巴楚地区的公检实验室帮忙检验的,检验数据准确可靠,而且出具公检报告的时间非常快。因为实验室就在对面,大多数时候3天就能出证书。”
纺织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棉花?如今,纤检机构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甚至已经超过产业链中的加工企业。今年3-4月份,喀什纤检所专门派出调研组,走访了喀什市和周边5个县的9家棉纺织企业,实地了解了棉花质量因素对当期棉纺织企业的影响以及产业转型中遇到的问题。
“利用公检大数据,根据纺织企业的需求实现精准配棉,这是纤检精准配棉系统目前完全能做到的事情。但当地企业大多生产中低档纱,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需求。引导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提高产品质量意识,也是调研的目的之一。”王树军说。
据了解,阿克苏纤检所今年也开展了相应调研活动。“记得10年前,企业连网络都没有,觉得利用公检数据配棉太麻烦,我们就一家家上门进行技术指导,现在基本都会用手机操作。”阿克苏纤检所王晓辉说。
阿克苏是新疆长绒棉主产区。长绒棉仪器化公证检验比细绒棉更加费时费力,而且仪器使用所参照的标准也不一样。为了服务当地自用棉企业,阿克苏纤检所今年专门准备出4台HVI开展长绒棉公证检验。
“我们正在筹备长绒棉相关标准的建立,现在在棉样采集阶段。长绒棉仪器化检验所采用的是美国标准,但该标准在长度等方面与国内优质长绒棉实际情况不太相符。”阿克苏纤检所所长潘江贵告诉记者。
棉花公检数据已经成为了石河子师市领导决策的依据。棉花仪器化公检期间,石河子纤检所都会定期对公检大数据统计分析,形成报表呈报师市领导及经济管理部门。
据了解,全国各地纤检机构除履行公证检验基本职能外,都在不断探索怎么更好地运用公检数据从各个环节上助推棉花质量的提升。各地做法有相通之处,又各有特点,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棉花质量,服务产业发展。
想要了解更多的资讯,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的报道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