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公司注册 > 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向纵深推进

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向纵深推进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事主体信用监管公示平台上线运行。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跟着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截至目前,深圳市新登记商事主体1710563户,比改革前45个月增长270%。

  “现在深圳办理企业注册特别方便,一台电脑,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企业注册、变更、备案等所有商事登记业务。如果前海‘证照分离2.0版’改革未来在全市推行,在深圳开公司会更方便。”深圳一家从事公司注册代理业务负责人许小姐说。

  许小姐所说的前海“证照分离2.0版”改革,是指今年10月25日深圳以前海蛇口自贸区为试点启动的“证照分离2.0版”改革。与此前以“营业执照”为中心的改革不同,“证照分离2.0版”重在简化企业设立的后置审批,将以“能取消则取消、能削减则削减、能合并则合并、能转移则转移”为标准,进一步优化企业准入门槛,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

  事实上,从2013年3月1日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率先在全国启动以来,从商事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仅保留12项前置审批,到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场地申报制、企业年报制;从建立全市统一的商事主体登记及许可审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到实现全业务、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商事登记,再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的登记模式,在前海蛇口自贸区启动“证照分离2.0版”改革试点,深圳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面不断“加码纵深”。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执行会长王理宗指出,深圳实施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设立、运营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使创业者能够集中精力发展企业或创新。

  “网上花不到10分钟填写好资料提交申请后,只用一个工作日,就收到通知说可以去取营业执照了。而且营业执照上已经具备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和刻章许可证的功能,不用再奔波不同部门之间办这些证件,太快、太方便了。”在福田区一家集团公司做行政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使在深圳创业门槛降低,他身边好几位有创业想法的朋友享受该项改革的便利,创业梦想成真。

  如今在深圳创业兴业更加方便高效。只要有一台电脑,在家即可完成企业注册登记、变更、备案等所有商事登记业务,经过1—3个工作日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创业门槛降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使得一大波有创业想法的人,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去,市场主体活力不断被激发,为深圳经济稳定增长和全面发展培育了新动能。

  来自市企业注册局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3月1日至今年11月30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45个月,深圳市新登记商事主体1710563户,比改革前45个月增长了270%;其中企业1028789户,比改革45个月增长了339%,个体户681774户,比改革前45个月增长了199%。

  截至今年11月30日,深圳市累计实有商事主体2619028户(包含分支机构),同比增长27%,其中企业1476846户,个体户1142182户。按深圳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深圳常住人口1137.89万人计算(深圳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30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30户,创业密度居全国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商事制度改革及后续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轻资产”的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小微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期。据统计,目前深圳第三产业企业比重持续加大,在新登记企业中占据90%,其中80%以上属于现代服务业。这为深圳优化产业结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

  对此,许小姐也颇有感受,她说:“以前来我们这里的都是一些大公司、大客户,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甚至两三个人组成的公司,前来咨询注册代办业务。”

  有专家表示,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持续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今年12月1日至2日,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深圳调研时也评价称,深圳在深化工商管理改革、市场综合监管创新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是率先在商事登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及消费环境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10月25日,深圳以前海蛇口自贸区为试点启动“证照分离2.0版”改革。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副主任郭驰表示,商事登记制度实施以来,市民创新创业热情被激发。但一些新问题也显现出来,比如办照成为一件较为容易的事,但‘办证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新发布的《中国(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就是结合企业设立和运营过程中实际产生的问题而推出的新的改革措施,切实优化企业准入门槛。

  据介绍,深圳从2013年启动的以“营业执照”为中心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把“先证后照”变为“先照后证”,实现商事主体资格和许可经营资格相分离,前置审批事项由原149项削减为11项,其余的取消或改为后置审批。而前海启动的“证照分离2.0版”改革,则聚焦后置审批事项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项目、降低门槛,以解决企业获得商事登记主体资格后、实际开展经营业务前所面临的办证多、办证难等问题。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让在深圳创办公司变成一件简单快捷的事情,但外界也有不少担心。深圳大学经济学教授钟坚就表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要真正成功,“宽进”必须要有“严管”相配套。如何做到“宽进严管”?这为政府监管带来挑战。

  记者了解到,商事登记部门通过组织制定政府各部门权责清单和监管办法、实施商事主体年度报告、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信息公示和公示信息抽查制度等多项举措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同时,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也在逐步建立中。

  记者从市企业注册局获悉,下一步深圳要继续深化商事登记的配套改革,及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具体来说,政策方面包括探索建立第三方名称争议评审机构,规范商事主体住所登记,探索场所负面清单,深化简易注销改革等;监管方面,则将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监管创新,市企业注册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活跃度、市场热点和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对违法失信商事主体“及时发现、精准打击”。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执行会长王理宗向记者表示,政府实施的商事登记政策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设立、运营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如果登记制度过于繁复,就会分散创业者的精力,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发展企业或创新,“深圳的企业中,很多都是处于供应链下游的小微企业,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有效增强了它们的活力。”

  而在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看来,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宜商,主要看市场规则是否建立、市场主体是否活跃、市场竞争是否充分、法律法规是否健全、政府是否服务型政府、城市的交通住房通讯等环境是否优良等。深圳的宜商环境可以与北京、上海等这些城市相媲美,甚至有些地方比这些城市做得还好,但跟国际化大都市香港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世平表示,深圳可以出台土地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企业落户,而且应该配打造好宜居环境,让更多的人员愿意来深圳创业投资。

  “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在经济社会中要有更清晰的界定。”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钟坚认为,优化深圳营商环境,政府不仅要给企业等市场主体松绑,捆住“乱作为”的手,更要研究如何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确立政府与市场的新关系、新秩序。

  更多相关的资讯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吧。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