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企业注册,名称一旦有近似、重名等受限情况,就会被工商登记部门驳回重新取名,而一个名称审核下来,往往要耗费多个工作日,有时申请人还要往返多次,费时费力。1月1日,由苏州市工商局自主研制开发的“市场主体名称自主选择使用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今后,在苏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将不必再为名称预先核准跑窗口,只要动动电脑,在家上网就能办理核准,这也是今年苏州工商深化商事改革、推进登记制度便利化的首个创新性举措。
“苏州作为一方投资热土,近年来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商事制度改革之后,注册量持续攀升,这对我们的名称核准的效率提出新的考验。” 苏州市工商局注册处处长徐春雷介绍,根据国家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相关规定,新设企业申请设立登记首先须经过名称预先核准环节,获得核准后才有资格办理登记,从而让企业的名字既符合相关规定,又体现企业经营或其他相关特征,还不与现有名称库内其他名称重复或近似。
目前,苏州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10万户,苏州工商预核名称申请日均突破400条,而预先核准最快也要5个工作日,随着核准申请数量快速提升,行政效率效能提升受到局限。此外,苏州市场主体名号初次核准通过率不足50%,企业“跑断腿”,工商“忙掉头”的情况普遍存在。“有的企业为了避免重复或受限,在注册时甚至取好几十个名号去核验,不少为了取个好彩头还是花钱起的名,无形当中增加了经营成本。”徐春雷说。
为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让本不应该成为登记“绊脚石”的取名环节更加便捷,苏州工商局在2016年4月在全省率先向社会开放企业名称库,引导企业在递交名称预核申请时先上线查询,让企业名称更规范,提高注册登记效率效能。去年8月,苏州工商局又在全市工商、市场监管系统推广应用由江苏省工商局开发的网上名称申请系统,引导企业学会使用系统查询、办理登记;如今,随着这一根据苏州情况自主开发的系统上线试运行,使新设市场主体在前面推出的两个系统基础上,结合运用,更加便捷。
“企业取好名字只需要登录苏州工商官网,填好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立马就可以核准。”苏州工商局注册处副处长姜艳打开系统页面介绍,这一系统主要是供申请人在线申请名称,由系统对所申请的名称进行查重初审,申请人据此调整拟定企业名称,这样一个原来至少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的程序,仅要几秒钟就能完成,通过初审的,申请人可使用该名称在线办理网上登记,登记机关通过内网复审名称以及登记电子基础数据预审后,申请人可继续选择网上登记系统,也可携带申请材料,至登记机关窗口办理主体设立登记。“由于通过新系统申请人已先行自助查询,因此名称申请一次通过率将明显提高,改变了申请人准备多个名称备用字号及多次往返窗口的现象,同时也减轻了工商窗口的工作压力。”姜艳说。
据了解,该名称自主选择系统适用范围为苏州新设市场主体名称中行政区划为“苏州”的市场主体,其中包括内资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非公司企业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商投资公司。工商部门也特别提醒广大申请人,如果企业自主取名不规范或与名称库中现有名称存在重复、近似等,在注册部门复核时被发现将被驳回,需要重取,申请人在取名时应尽量避免含有国内外行政区划、地名的名称,或与知名字号相似、违背公众良俗等情况出现。同时,为进一步方便企业,苏州市工商局还在开放企业名称库基础上,梳理汇总禁止类和授权类字号,形成负面清单,负面清单之外的申请人可自主选择决定使用名称字号,有效约束名称登记核准的自由裁量权,规范了行政许可行为。此外,为了避免大量名称资源被占用,名号在系统内通过核准后保护期为15天,一旦通过申请人应尽快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去年,苏州工商持续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在扩大“一照一码”登记范围、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开放企业名称库外网查询、扩大全程电子化登记使用主体类型、简化企业注销登记流程等改革方向实现重大突破。同时,苏州年内还完成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合一”等多项重大改革,“市场主体名称自主选择使用系统”正是在开放企业名称库外网查询基础上建立的,各项改革不仅从源头上让创业者少跑腿、不跑腿,也通过简政放权持续为全社会创新创业减轻压力和降低成本,也为苏州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持续的强劲动力。
更多相关的资讯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