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致新
外需下滑,代工厂通过分食租值的模式谋生存,并非长久之计。莆田鞋业理应摆脱山寨模式,进行升级。
据世界服装鞋帽网了解,福建莆田仍在大量产出仿冒名牌的运动鞋。据店主介绍,他们出售的高仿运动鞋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出来真假,二三线小城市很多店都有卖的,“如果想卖正品鞋,你得6.5折到8.2折从正规代理商那里拿货,好卖的一些款式还不见得能拿到,我这里相当于1.5折拿货,什么款式全有。”
暗访的记者发现,卖假鞋者对鞋的质量高度有信心。其实想想也正常。莆田的很多鞋企本来就是为一些著名品牌代工的,要把质量搞好没有问题。但是问题在于,既然能够做出高质量的鞋,为什么不干脆升级做自己的品牌呢?
如上文店主所介绍,正品鞋零售商要6.5折到8.2折从正规代理商那里拿货,仿冒鞋则只要1.5折拿货,其间的差额,就主要是品牌推广费用、税费等等了。
经济学上说,市场保证质量的一个机制就是品牌。商家在品牌推广上投入巨额费用,等于是拿出一笔巨款抵押在市场上,如果商家不能保证质量,消费者不买账,这笔巨款就会赔掉。当一个品牌塑造起来之后,品牌的价值被称之为租值。拥有品牌的商家,并不一定要自己生产,它们可以找人代工,如此相当于代工厂挣生产利润,而品牌拥有者拿品牌租值。人们常理解成代工厂给品牌商打工,但其实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品牌商也是给代工厂打工。品牌商提供的是口碑担保、营销服务等。
莆田仿冒鞋,通俗地说,是真货,但是假牌子。从经济学角度看,仿冒货是在分食品牌商的品牌租值。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分食租值者并没有长远的动力来维持用户口碑;第二,分食者多了之后,品牌租值下降,没有人愿意再做品牌。所以,山寨对品牌经济的损害非常大。
外需下滑,代工厂通过分食租值的模式谋生存,并非长久之计。莆田鞋业理应摆脱山寨模式,进行升级。而福建的另一个鞋城——晋江,就有一批运动鞋品牌。晋江的模式值得莆田学习。其实,莆田的鞋厂也有愿意创立自己的品牌的,但是很艰难。比如媒体曾报道莆田厂主宋宗虎2005年注册了某款品牌,“我们投进去1个多亿,本来指望着会像安踏那样走势良好,结果……”
曾经有一段时间,某些地方政府一直在搞“腾笼换鸟”、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对的,但这不用政府提醒,企业自己就会进行。地方政府应该做的是,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税负、体制成本,如此才能鼓励企业升级。最近李克强总理说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可谓抓住了要害之一。比如,仿冒鞋交的税肯定低,在企业创建品牌之后,政府是否能够做到让企业仍然税负很低?但是通常来说,企业创建品牌,一方面相当于向市场质押了一大笔资金,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政府查税、要求补税什么的。毕竟仿冒者随时可以结束摊子,品牌商则只能接受现有环境。所以如果政府不能创造宽松的税收环境,就会使企业丧失升级的热情。
我认识两个朋友,做电商做得很好,她们本钱并不大,却在准备创建自己的鞋业品牌,当然,是找人代工。电商模式税负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低,应是她们创建品牌的动力之一吧。
更多精彩报道,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
来源:中国服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