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服装鞋帽网记者了解,这对于很多电商平台而言,如何突破市场瓶颈、引领消费升级?对比近几年的消费数据可以看出,消费驱动发生转变,从“产品购买”到“服务享受”、从“满足日常需求”到“提升生活品质”,人们更愿意为高品质消费买单。
当电商平台以往的常态化、同质化促销模式已不能刺激到消费者的敏感神经,价格肉搏也不再是竞争利器,取而代之的是顺应市场的消费趋势时,从近年来迅速崛起并盈利的电商平台来看,似乎打行业垂直战,走品质化、品牌化、专业化,才是电商未来的发展道路。
作为近期风头正盛的服装电商平台,沙批直购姚佑发带领着他的团队在当时业界几乎不被看好的质疑声中开始,直到如今用户量破百万。这其中的艰辛,也许我们无从得知,但从沙批直购的平台发展经历来看,这冥冥之中似乎又注定了其会成功。
让我们把时光回溯到1998年,人头攒动的消费者,喊着“爆款爆款”的小门面商家,成堆用黑色塑料袋拉货的小推车,门外是托运和往来于大红门的“黑公交”……当时年仅18岁的姚佑发,跟随上万商户一起从事服装批发生意。1998年的中国并没有网络,电商的概念也尚未兴起,完全纯线下的商圈为他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当时连同姚佑发在内,很多人都从中淘到了“金”。
服装批发市场的兴起、发展,印证着一个时代的缩影,传统的商人在工业化时代,聚集在一起,通过产、供、销密切配合的方式来共赢财富。但是这块拥有着几乎数十万人苦心经营起来的市场,却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烫手山芋”,在一个名为马云和他的淘宝模式竞争之下,一切努力开始土崩瓦解。
综观当时全国众多的专业性服装批发市场,它们都有着几个共同特点,交通便捷、批发兼零售、错时销售、快速反应、品类众多,而进驻的商户一般极具地域性,而且大部分规模小、灵活性好、创新能力差、销售能力佳。而这一切,姚佑发都看在眼里。
“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一旦行业集中度变高,专业化的运作越成熟,就越有机会成功。而相反,如果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姚佑发说。
这在姚佑发看来,当年淘宝的成功实质上还是延续了以往零售的概念,只是地域的改变以让这一切重构。无论消费者怎么变化,消费如何升级,消费者最终还是需要一个信赖且安全感的平台。“我们很多时候买东西是一瞬间并不需要太多顾虑,就如同摸到了实物商品那般感到心里踏实,然后做出判断。”
2003年至2015年间,面对平台电商及后来新兴的微商冲击,国内服装产业的格局正在不断发生演变,很多以往纯线下的客户已经流失,门店的存在感亦开始变得鸡肋,而当所有商户开始考虑到门店搬迁的问题时,不论去哪里都涉及到一个“养商期”的问题。而就在这个时候,姚佑发开始感到时机到来。
“如今的中国已经不缺大而全的电商平台,而我要做的方向是产业渠道垂直整合,打通设计师、模特、摄影机构、生产、品牌商、投资人、渠道商之间的隔阂,避免恶性竞争,杜绝假货问题,让产品得以从工厂垂直到消费者,走小批量预定制,减少销售环节和成本。”在产品思维上,新概念的服装电商应保持服务纵向拓展,而从价值思维来看,新概念的服装电商需打造产业生态。如今的年轻人具有独立、高知、爱好分享等特点,而如何去满足这些要素,下一代的服装电商需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2016年6月,在姚佑发的牵头下,沙批直购服装电商平台正式成立,同年9月,同名手机APP“沙批直购”正式开始运营,短短数月,平台用户量迅速突破百万。
“我从来不认为沙批直购是我一个人的事儿,我也没想过要挣多少钱,只是我想把这个事给做好,我不抽烟不喝酒,你说我能花几个钱?我要让入驻的商户和厂家挣钱,这批要是不挣钱,我给商户贴,搞砸了我给大家一个交代。”姚佑发说。
如此肺腑之言,以让一批“铁杆”商户愿意跟着姚佑发去干。目前,他计划与更多的品牌商进行合作,丰富平台生态,推动服装电商与线下门店深度融合,他立志要将本土品牌因为ZARA、H&M、优衣库而失去的市场“抢”回来。姚佑发觉得,在经济过剩的年代,如今的用户会非常注重情感的消费,会重视设计、重视创意,让一切都回到事物的本原。
面对服装行业下一个十年,姚佑发坦言,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服装行业要想有出路,首先得运用好这三种因素。一个是好奇,叫注意力经济;第二个是追捧,叫粉丝经济;第三个是形成习惯,这是最高境界,比如喝咖啡就选择星巴克,去买家具就选择宜家,倘若买衣服,也能选择去沙批直购,能自然而然地去支持那些民族原创品牌,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更多精彩报道,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