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吴兴区织里镇出台了《关于鼓励织里童装企业外发加工的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补助,用于外发加工增加的额外运输、人工及管理等相关费用。
织里是“中国童装之都”,童装生产量占国内市场的50%以上。近年来,当地童装企业摒弃之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注重“微笑曲线”两端,抓牢设计和销售,同时眼光向外,积极联手代工的“编外车间”。据统计,到上月底,该镇已有3800多家童装企业采用外发加工模式,占童装企业总数的60%。
去年,11.5亿件童装的年产量,60%是通过外发加工完成的。“一件童装,生产环节利润只有15%左右,80%以上的利润产生在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营销环节。”织里镇童装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朱凯说,“外发加工,是我们引导童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力点,目前效果已经显现。”
近5年来,该镇童装设计师团队由40家增加到500家,童装电商交易额由1.5亿元增长到50亿元。
在该镇利济路品牌街上,有80多家童装企业精品馆,专做展销,不再是之前的“前店后厂”模式。“我们主要做设计和销售,每季度能推1000款新品。”已在织里从事童装生产6年多的“阿龙一族”负责人陈水龙说,外发加工让企业更有精力去创新设计,并带来年销量250万套的成果。
而当地新兴的童装企业“男生女生”,更是把外发加工做到极致。企业没有一条生产线,却通过买断产品等方式,仅用2年时间就在全国开了500家门店。“专业人做专业事。我们企业的任务,就是设计最好的产品、打造最好的品牌。”企业董事长助理李恒年说。
在企业主动寻求“编外车间”的同时,当地政府围绕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推动童装外发加工。副镇长王国华说:“镇政府联合了13个外地商会,合作异地办园。同时,在织里打造高端生产园区,走精品化之路。”
目前,该镇在安徽安庆、望江等地已有10多个加工合作集群。望江童装产业园总经理魏青松告诉记者,现在,望江雅滩、赛口等乡镇也都规划建设了童装基地,以承接来自织里的童装外发加工。
同时,为了帮助企业提升设计水平、开拓销售渠道,织里镇投资近5000万元建设了童装设计中心、质检中心和电子商务孵化中心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入驻阿里巴巴全国性产业集群平台后,织里童装月均线上销售额超3亿元,市场份额占产业带全国童装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吴兴区发改委副主任李凌峰说:“加工转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可取路径之一,织里童装业的实践提供了一个成功范本。”
更多相关的资讯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