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市场前瞻 > 潮流文化:如何将内容与更多的盈利模式对接?

潮流文化:如何将内容与更多的盈利模式对接?

纵观全局,发展不到二十年的中国潮流行业仍在成长期。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跟着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如今大量传统媒体被淘汰,导致很多人忽视媒体。其实,它反而更加重要。媒体是都市文化的组织网络、高速公路,上下串联起整个产业链。潮流生意,本质是族群消费——是聚集成群、身上贴满标签的细分化族群。精神上,他们以衣着、音乐、读物、食物等媒介作为价值符号。

  技术是媒体的核心推动力——2005年,互联网领域风起云涌,阿里巴巴并购雅虎、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加速了资本进场。此时,已经吹响了纸媒转型的号角。两大老牌潮流网站Hypebeast(去年在港股上市)、Highsnobiety同在这年启动。

  Yoho创始人梁超在投资方鼎晖创投的支持下,在2007年至2008年间,相继推动Yoho线上社区和“Yoho有货”电商项目上线。资本方当时给出建议,杂志每期采编、印刷、发行,再到用户手中时间跨度太久,而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面优势已经开始凸显。

  今天,说到Yoho,人们不会只想到杂志,它已经成了潮流集团。这波浪潮,真正发生本质变化的,是媒体的盈利方式。过去,媒体及内容生产者只通过与大平台、广告主合作,获得稿酬、版权费及广告收入。如今,内容生产者可通过广告、订阅、电商、咨询等诸多形式来获得收入——这正是Yoho迈出的关键一步——从单一的广告性收入,创造性的拓展到电商、展会、原创潮牌孵化等上下游领域。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高宣扬曾解释:“流行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盲目追随,追得越快,越像,就算胜利。流行文化所强调的“迅速赶上”,是最省力,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都市文化对整个外围和边陲世界的控制及其本身中心地位的维持,就是以媒体为基本手段。Yoho正是用媒体串联了它整个商业综合体。

  而商业力量决定了媒体的内容、形式及受众人群。据尼尔森调研机构的数据,2016年品牌广告主在媒体投放中,新媒体总占49%,其中移动端占28%,其份额在持续增加。预计明年,仅移动端就将上升至39%。这片战场早已在移动端领域开打,Vice、Nowre等一系列潮流新媒体出现,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声音;伴随网速提升,视频内容的崛起呈必然趋势;甚至,如何将内容与更多的盈利模式对接,又将引发无限遐想。

  行业集中度低,没有一家独大。反观美国,最大潮流电商的Karmaloop从20年前起步,依托线上线下零售,销售品牌超过500个,还成立了线上视频内容生产的Karmaloop TV;每年,潮流产业最大、最多的交易也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百年展会Magic Show、纽约长滩的Agenda展会,都汇集了全球数千个品牌商家交易。中国潮流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在商业配套领域。  

  想要了解更多的资讯,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的报道吧。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