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农民工与用工方不签订劳务合同是普遍现象。很多用工方都愿意雇用临时性的农民工,这样可以免除很多“麻烦”。
农民工程田说,现在农民工出来打工,基本上都是熟人介绍,因为有熟人在中间牵线、担保,所以就没拿合同当回事,只要能见到现钱,签不签合同无所谓。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庄瑞彪说,若不签订劳动合同,一旦被侵权,往往会陷入证据不足的困境。“关键证据一般为用工单位所掌握,农民工很难借此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庄瑞彪看来,农民工只有提高维权意识,提升维权水平,才能走出被欠薪的关键一步。
农民工维权大部分都是讨薪或工伤。以工伤维权案件为例,从最初的劳动关系确认到最后获得赔偿款,共计有12个环节。如果不考虑公告送达、案卷移送和特殊案件需要延长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审判期限等特殊情况,即使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这12个环节所需时间为29个月,若再加上案卷移送、文书送达等时间,超过3年也不足为奇。
内蒙古庆胜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艺代理过很多农民工维权诉讼,他告诉记者,工伤案件单是确认劳动关系这一个环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涉及到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合同或者缴纳了社保等等。现实情况是,农民工一没合同、二没相关社保缴费凭证,至今仍有“口头合同”情况存在,因此必须进行劳动关系确认,此阶段就分别存在着劳动仲裁、一审、二审共三个程序,若所有环节全部经过,法律规定的时间就要11个月。
笔者了解到,工伤者申请赔偿,要经历劳动部门调解、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劳动争议仲裁等诸多程序。农民工工伤维权程序复杂、时间漫长,农民工在遭遇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伤害后,不仅要承受身心的痛苦,还要面对工伤认定难、获得工伤赔偿难的问题。
“当务之急,希望尽快把这些冗长的诉讼审理程序‘化繁为简’。因为这样拖下去,伤害的是农民工和法律援助工作者的耐心和信心!”王艺说。
“帮助农民工维权中,取证是最困难的,因为农民工本身的维权意识差,需要起诉时,会存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乌海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崔建军坦言说,打工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低,维权意识特别薄弱,法律关系、用工主体对他们来说都是很陌生的,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没法有效保护自己。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农民工在雇佣关系中仍是处于弱势地位。比如遭遇欠薪,就必须先证明自己和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举证基本得靠自己。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不少用人单位,尤其包工头等都不愿意和农民工签订合同,到了产生纠纷需要维权时,农民工才回头来费尽精力收集各类证据。
王艺建议农民工要妥善保存好自己的相关证件和工作证据,防止日后讨要工资没凭证。特别是要注意保存好身份证、劳动合同、上岗证、出入证、工资结算单及出工考勤表等证件和证据。
更多相关的资讯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