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区举办的宣讲会上,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泉州作为外贸大市和电商大市,如何利用好资源,推动外贸与电商的融合发展,这不仅是企业关心的事,也是政府关心的事。今年,省、市两级政府及早谋篇布局,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外贸增长和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泉州市商务局针对新制定和颁布实施的扶持措施以及优惠政策给予重点解读,希望企业树立信心,用足用好相关政策。
据了解,针对生产型企业、贸易型企业扩大出口,企业以自主品牌出口,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模式创新,以及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行为,福建省、泉州市两级政府均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高端低端的单都要接,把采购商培养起来。其实国外采购商也同样困难,以后环境逐渐好起来了,这些壮大起来的采购商才会对你忠诚。”在日前于泉州市区举办的2017泉州外贸、电商政策宣讲会上,市商务局外贸科相关负责人鼓励外贸企业应树立信心,同时自身也应积极行动起来。
有外贸观察人士预测,经过近三四年的回落,目前我国外贸已进入L型的底部震荡期,或将在2017年慢慢实现复苏。对此,泉州部分外贸企业已感受到微微“暖意”。在今年2月初召开的全市外贸工作座谈会上,作为泉州纺织服装行业的“老人”,宏远纺织企业代表判断,虽然2017年纺织外贸行业道路仍旧艰辛,不过“一带一路”带给企业很大的信心。
根据泉州海关统计数据,2016年泉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541亿元人民币,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值677.9亿元,占比44%,潜力巨大。此外,宏远代表还透露,该企业在东南亚、中东、欧洲市场的纺织贸易业务均有复苏迹象,“特别是在跟中东客户交流中,我们感觉到需求疲软是客观存在的,但还没有到很差的程度,市场需求还是存在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链很完整,东南亚国家现在还无法替代。”
就泉州市本级而言,今年促进外贸增长最大的政策亮点则在于首次推出货源回流工程,即鼓励本市生产企业由原本委托市外企业出口的外贸形式改为自营出口。据了解,作为制造业基地和外贸大市,2016年泉州出口供货值350亿美元左右,而真正自营出口(以注册地为泉州的企业名义报关)的部分仅160亿美元左右,意味着自营出口潜力大。“况且货源回流已经具备充分的条件。
我们有不少企业年出口值达到500万美元以上还在依托外面的贸易企业出口,不如实实在在培养一支自己的外贸队伍,才能把主动权紧紧抓在自己手上。而且,通关一体化改革后,实现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在本地报关更加方便。”上述负责人表示。2015年,福建省出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九条措施》,从四个方面扶持电商发展,包括:推动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我市则在2016年先后出台了《泉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路线图》、《泉州市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泉州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措施》。泉州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垂直性平台、电商园区、跨境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应用创新、电子商务服务业等七大类项目专项予以支持。2016年底,市政府召开务虚会议,进一步明确我市电商发展思路。为落实会议精神,市商务局根据电商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情况,对现有政策进一步修改补充,重点针对垂直电商平台和跨境电商出台补充扶持措施,并将于近期印发。
更多相关的资讯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