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储备棉竞拍成交率回落至70%上下,但成交价仍基本平稳,成交均价约1.48万元/吨,折3128级价格约接近1.6万元/吨。由于储备棉砝码作用,现货、撮合、协商购棉等价格也都仅有小幅波动,表现基本平稳。国内棉花整体体现出国家“保供应,稳价格,提高棉农积极性”的政策初衷。
据了解,川内纺企、棉企的储备棉竞拍成交价近期最低1.34万元/吨、最高1.59万元/吨。据相关纺企介绍,目前储备棉投放量大,因此价低价高不是问题,关键是到手的棉花要性价比高。各企业纱、布档次差距较大,因此对棉花品质要求也有较大差距。目前储备棉基本能满足大多数纺企需求,部分高档纱、布的纺企则在多渠道寻购高品质纺棉,川内现货价格仍1.63-1.65万元/吨。
涤纶短纤:反弹受阻。上周涤纶短纤止跌回稳,厂家涨价意愿较强,产地报价回升至7750-7900元/吨,但纺企纱、布行情难以走强,故反弹受阻,商谈成交仍有优惠。川内洛化预收价格仍8350元/吨,结算价下周才出台,纺企估计结算价不会超过8350元/吨。中化涤纶短纤报价未动仍6800-7000元/吨,但实际成交差距较大,约6500-6800元/吨。
纺企受制于印染瓶颈。据各纺企介绍,纯棉、涤棉纱仍畅销,纯棉布销势平稳。各纺企涤棉布销量差距较大,一是品种差距,部分纺企坯布品种销量下降;二是受制于印染瓶颈。据介绍,由于强化污染治理,国内印染产能大幅下降。尽管印染企业全部满负荷运转,也难以消化客户送染坯布。川内某纺企月产400万米涤棉布,发往国内各地客户,各地客户都在印染厂排队等候加工,后面的销售和发货就都成大问题。
从全局来看,印染瓶颈作用加大也并非坏事,一是国家重拳治理污染,改善生活环境,有利于广大民众;二是制约纺织产能反弹。近年来原产棉省不少小纺企陆续关停,纱、布过剩产能已大幅下降。抑制产能反弹,有利于减少行业内的恶性竞争,这正是各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的大好时机。
根据中国棉花协会物流分会数据,3月底全国棉花商业库存总量仍近203万吨,从数字上看市场棉花资源仍丰富,但市场反映高等级棉花资源相对紧张,且价格也相对坚挺。综合来看,目前短期内市场仍被较大量的仓单压制,巨量的仓单如何出来仍是一个影响行情的问题,但短期储备棉成交也影响着市场走势,而短期来看,储备棉成交还不错,且短期内郑棉技术上仍强势,但涨至目前价位,追涨需谨慎,另外注意宏观商品风险。
更多相关的资讯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