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到6月7日,很多媒体都在转载新闻,据报道,据透露,中国银监会将允许部分银行推迟报送原本应于6月份提交的业务自查报告,自查内容包括同业业务和委外投资规模。在此之前,银监会自3月末以来发布了一系列新规,包括46号文要求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6月12日前将自查报告报送监管部门,11月30日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完成全面自查。上述新闻,让股市暴风雨骤停。为什么这么说呢?
自4月份以来,大盘持续下跌,大部分个股都没能幸免。主要是三个主要原因,其一是银监会为代表的整体金融去杠杆式的监管,其二是新股发行延续,其三是证监会的股市监管持续,让很多创业板个股显得估值高了。
当时也曾提到,这三个因素中,新股的发行和股市的监管是一直在进行的。我们看行情,从2016年下半年到今年3月份,大盘是持续震荡上涨的。无论是新股发行还是股市监管,其实都没有减缓,反而是2016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新股发行力度是在加强的。为何4月份的下跌远超预期?新增的因素才重要,那就是银监会再次开始严格的去杠杆,譬如对于委外、通道业务等等的监管。
上述新闻,如果最终落实的话,意味着阶段性的金融去杠杆式的监管告一段落。当然,即便上述新闻暂时没有成立,在未来某一阶段,阶段性的去杠杆告一段落,也相当于股市的阶段性下跌暂时得到缓和。类似的去杠杆引发的大盘下跌,在去年也发生多次。此前的诸多因素,譬如IPO放缓,上市公司增持等等,都给市场支持,金融去杠杆告一段落的信号,成为最终激发市场转折的核心因素。
问题在于,假设大盘在这个位置止跌见底,未来的投资方向在哪里?我觉得投资风格而言,见仁见智。大盘见底的话,前期下跌幅度较大的创业板当然也会有阶段性的反弹。但我认为,即便参与,也应该用反弹的心态去参与,而不是中期配置的角度。创业板整体的估值,中期而言,还是会呈现下行的趋势。因为股市的监管最显然会持续下去,而不是如银监会的阶段性的强力去杠杆。
除了监管升级,借助沪港通、深港通等方式,A股与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通更加紧密,这是绝大部分投资者所忽视的。资金的相互流动,使得上市公司的估值会有一个自然调节的过程,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创业板的估值明显就是偏高了。我们近期也查询了一个数据,譬如按照6月6日的日期,往前推3个月的时间,在这三个月时间里,深股通中香港资金净买入A股最多的是美的集团、海康威视、中国平安,净买入资金分别高达60.04、51.76、24.86亿。
我们看看这三家上市公司的股价,都是最近几个月的大牛股。其实在去年二季度开始,我就一直建议多多关注沪股通、深股通的资金流入情况,这代表外部机构投资者的配置趋势。此外,有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美的集团最近一年有超过1000家以上的机构前往调研。美的集团的未来是只是家电吗?显然远远不止,机构关注最多的是工业机器人,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工业升级的重点。
对于未来的投资,研究和调研会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以价值投资的理念,去寻找投资价值。价值投资难道就只是研究茅台吗?我觉得远远不止。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结构升级、中国居民的消费升级,以及中国全球化的战略升级,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自上而下的寻找好的行业,在这些行业寻找龙头或者细分龙头。
更多相关的资讯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