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即时新闻 > 直播中国国际时装创意设计大赛精英激烈PK,谁将成为本届最大赢家?

直播中国国际时装创意设计大赛精英激烈PK,谁将成为本届最大赢家?

据世界服装鞋帽网的了解,2017年10月15日下午,2017中国国际时装创意设计大赛决赛在绍兴柯桥拉开帷幕。

  2017.10.15绍兴柯桥

  2017中国国际时装创意设计大赛决赛

  将于下午拉开帷幕,

  18位选手将在此一决高下!

  谁将成为大赢家,抱走金奖?

  下午15:00-17:00将有一场直播等着你,准备好你的手机了么?

  1

  钟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作品主题:《元界行者》

  设计构思

  系列作品的灵感源于小说《三体》。作品力图通过牛仔时尚元素,结合新工艺、新材料进行个性化设计,表现具有未来主义隐喻与冒险精神的全新单宁风格。

  在面料方面,作品通过前期大量的单宁面料基础实验,得出较为丰富的面料样本(硅胶、聚乙烯材料的创新涂层、牛仔洗水、打磨、做旧等工艺),紧扣大赛主题,实现了工艺与材料的创新。

  在款式设计中,作品融合两性的体态特征及审美趋势,打破传统二次元性别对男女特质的界定,实现一种无性别差异的共通产品系列。

  2

  魏嘉琛

  鲁迅美术学院

  作品主题:《都市候鸟族》

  设计构思

  我的灵感来源于迁徙的侯鸟。候鸟的南迁北移,既要克服长途飞行的劳累,又要克服大自然的严峻考验,只为了寻找一个温暖舒适的地方生存。候鸟的迁徙让我联想到了城市里的新人群——都市候鸟族。起早贪黑过着从家到单位两点一线的生活,穿越城市两端,由南向北、自西往东,如候鸟般不作停留,只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在我的设计中,提取候鸟、天空、线路为元素进行创作。廓形灵感来源于鸟的形态,简洁的流线型和尾巴的剪状,呈现出A字廓形和H字廓形,宽松的廓形使整个系列更加轻松休闲,更加适合“候鸟族”这类人群。

  在颜色上,作品选择天空的蓝色,与灰色搭配,蓝灰的主色调加上些许的暖色作为点缀。从面料工艺上,我选择手工针织工艺。每一针每一线就像是候鸟往返来回的航线和节点,不断的穿梭和停留。用新纱线在普通面料上手工针织成不同的花纹图案,呈现不同的肌理和质感,突出大赛主题。

  3

  游云、王佳豫

  浙江理工大学

  作品主题:《陷入无限死循环》

  设计构思

  作为设计师应该敢为人先,将看似为“非服用材料”和“跨界工艺”及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前言性新材料引入服装设计之中。

  本系列灵感源于对人生旅途上的思考:当你面对人生旅途的茫然与无助时,你是否能够战胜自己?本系列设计简约而非简单,灰色调游走在黑白的自由之间、游刃在色彩的比例之间,整体设计以中国水墨风味结合当代流行趋势。款式活泼但又不缺乏时尚。

  4

  Zoe shannon Gray

  英国

  作品主题:《新材料新技术》

  设计构思

  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古董收藏品。

  我认为它们背后的故事非常具有吸引力,反映了人们平时生活的本质,或混沌或奢侈或古怪,我想捕捉到这种奇异的感觉,便利用自己设计的打印面料与格子布相连接,运用分层和不对称的面料形状,衔接在一起,组合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5

  韩靖媛

  湖北美术学院

  作品主题:《三色丹宁》

  设计构思

  本设计灵感来源于街头流浪汉破旧的、脏乱的、不讲究的穿衣风格,他们是城市的“清洁工”,是环保主义者。城市中被丢弃的衣服都被他们视如珍宝,循环使用着这座城中被淘汰的物品。靛蓝泛白悦目的水洗牛仔背后是大量的污水排放,严重污染了水源和空气,加上现在“快时尚”的兴起,时尚流行元素更新太快,使大量丹宁布料滞销。

  所以我想用不同种类的废旧丹宁布料进行同布料和不同布料的拼接、绗缝、刷漆、做旧等面料改造,对面料进行再利用的同时也体现流浪汉穿衣的环保理念,把丹宁面料全新的一面呈现给大家。服装都采用宽松的大廓形设计,传递出流浪汉慵懒、颓废的精神状态。

  6

  唐颜、董璐茜

  海南服装工艺美术学校

  作品主题:《尼姆》

  设计构思

  历史记载最早的牛仔面料起源于法国一个名叫尼姆的小镇。

  为了追溯经典,本系列服装运用多种不同色块的牛仔面料,突破传统的牛仔服装造型方法,采用刺绣的工艺手法,以及点、线、面几何元素的造型设计。整个设计配色简洁和谐,结构层次丰富,款式造型新颖。

  7

  全主阳

  大连工业大学

  作品主题:《婆娑》

  设计构思

  《诗·陈风》有曰:“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舞姿优美曼妙,阳光下的热带雨林色彩斑斓,充满着无限的生机,阳光又刚好展现了温暖,热带雨林又给人一种大气蓬勃的感觉,体现着当代年轻人朝气蓬勃又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所以我选用“婆娑”作为这次的设计主题。

  本系列服装灵感来源于热带雨林。这是一种无拘无束,不羁,漫山遍野的烂漫绚丽,热烈的原始力量。通过羊绒面料的质感与夸张的廓形相结合进行设计构思。将植物元素融入服装,使得设计复杂多变,展现出了女性优雅时尚的一面。橘红色系的搭配,黑色格纹针织面料,且整体格调高雅不浮夸,粗糙与细腻在交叉中得到完美的融合。面料经过二次再造,在触感和肌理上增加了服装的美感。

  8

  曲鸽

  东北电力大学

  作品主题:《逍遥游》

  设计构思

  作品灵感源于废旧报纸的压缩改造以及亮橙色的灯塔光色散发的狂热气息。该系列在满足人们视觉美感之后,与舒适并存。同时面料采用改造后防水透气的废报纸拼接而成,为地球环境一扫阴霾。

  该作品通过热压、复刻、抽绳、飘带等别出心裁的工艺设计以及拉链的穿插,成为本系列服装的点睛之笔。服装的廓形款式,简洁亦或繁复,体现了可持续理念,更给予了服装整体设计节奏感和韵律美。

  9

  Ksenia Kolesnikova

  俄罗斯

  作品主题:《波斯象棋》

  设计构思

  作品灵感来源于我在伊朗旅游时,看到华美壮丽的文物古迹时受到的启发。在众多文物古迹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波斯象棋,它作为世界上最精彩的脑力游戏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每个旗子都显示着自身独特的意义,而棋盘本身也是一种灵感的收集模式。这让我最终选择运用大面积的黄金色和天鹅绒纹理与钩针图案相组合,完成整体设计。

  10

  傅成

  江西服装学院

  作品主题:《悟》

  设计构思

  本系列作品灵感来源于手工折纸与拼布艺术。折纸技艺和现代拼布都具有属于自己的方法和特点,但在某些方面他们又是相通的。手工折纸具有独特的立体造型、空间感和多变性。现代拼布所制作出的艺术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这种手工制作能够使精神得到寄托,更能平复心灵、陶冶情操。

  该作品色彩采用经典的黑、白、灰无彩色色系来进行诠释;将可持续性材料的二次改造与可再生原材料的创新相结合。

  该系列运用不同手工工艺手法,来探索环保设计的创新设计与应用,更好地彰显设计创新之路。

  11

  高羽婷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主题:《熳》

  设计构思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绿色环保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作品选用木纤维面料、手工创意双层布料与立体条纹肌理空气层面料相结合设计。

  木纤维是从植物纤维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可自然降解的全新绿色环保再生纤维素纤维,融合了天然纤维的优点和化学纤维的功能。沉稳的木纹与摇拽生姿的条纹相碰撞,宛如树欲静而风不止所描述的意境:事物的客观存在永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设计中木纹面料从边缘燃烧,寓意当今社会运用科技改善环境,但科技的发展必然又对环境造成破坏这一矛盾体。

  12

  董梦莹

  中华女子学院

  作品主题:《且听风吟》

  设计构思

  作品主题体现了人们渴望遵从内心的精神价值追求、渴望改变古板陈旧印象的坚定信念,弱化模糊了运动与生活的界限定义,主张服装要满足不同场合多功能需求,发挥其最大实用价值,赋予其新生命力与活力,体现对生活方式的一种新追求。

  随着慢跑这一时尚运动方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它来宣泄释放内心的压力,基于这样一个设计角度支持,此次设计采用不同的面料,延长服装的使用周期。并满足重量轻、便携式、一衣多穿等时尚功能,满足人们跑步时对服装排汗、透气、速干、防水的基本需要,同时兼备时尚个性化气息。

  13

  刘川渤

  北京服装学院

  作品主题:《绦之维度》

  设计构思

  本系列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绦带,图案来源于光的渐变、折射和刺绣丝线的轨迹,意为追溯传统,弘扬创新。

  “绦”意为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可以装饰衣物;“维度”用来依附时间与空间。作品以绦带的缠绕、光的变化和线的轨迹为出发点进行5套服装的设计,寓意生命应像光一样充满希望、不断前进,精神应像绦带和刺绣一样代代传承。

  服装廓形、面料与颜色提取当今流行的设计元素,面料处理上采用染色、印花、刺绣和涂层等手法,实现面料渐变、肌理的效果,紧扣大赛主题,将东方绦带、刺绣等文化元素融入当代服装及背包配饰设计中,5套服装兼具中西文化元素,与时俱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4

  Irida Malka

  法国

  作品主题:《转型》

  设计构思

  花朵永远是设计师们的灵感缪斯。这个系列的作品灵感也是来源于一束放在透明木板上的鲜花。作品巧妙地利用了各种花朵不同的形态进行拼搭,展现了服装的层次感。

  作品的颜色源于黑与白的和谐震动。黑与白之间隐含着与视错觉密切相关联的心理反应,使旁观者乐于沉迷于它的视错觉之中。

  此外,这个系列也借鉴了我曾经游历过的亚洲城市的形象。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建筑是它的风骨、文化是它的灵魂,而流动的人流与车辆是它的血液。

  一座城市的繁荣与兴旺、沧桑与活力、底蕴与内涵所带给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感受都是触动设计灵感的源泉。它们或清晰、或浪漫、或神秘的特质,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

  15

  张娇娇、白智园

  西安工程大学

  作品主题:《虎符》

  设计构思

  作品灵感源于石器纹样、金属物、皱纹等各种纹理及色彩的运用。作品采用面料再造的新工艺,记录物件的各种划痕,表现新即是旧、旧也如新的美好心境。

  纹样来源于罗振玉的《历代符牌图录》,对兵符、虎符、鱼符等纹样进行提取,经过变形与重组体现现代艺术的“灵”,结合现代视觉艺术,用光感与质感加以表现出来,运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展现新材料、新工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作品颜色以黑白灰为主,能更好地表达出科技与时尚感,给人一种稳重神秘带有灵性的感觉。线性纹样与面料作为二次再造创新,通过加减法等再造手法的运用使面料更舒适更时尚。

  16

  阙雪吟

  凌雅丽大师工作室

  作品主题:《看到我了吧》

  设计构思

  我的设计主题关注的是时尚行业的环境友好问题。纺织品制造业与服装产业是全球产生最多污染与浪费的其中两大行业,在传统的服装制造业中,平均有15%的面料在生产环节就被浪费掉。

  我的系列作品通过对服装的版型结构进行各式各样的推敲设计,使得每一片矩形面料达到尽少的浪费和最大化程度的利用, 许多款式有且只由一片矩形布折叠制成,即使是分片的款式,其所有衣片拼合起来也能够形成完整的矩形。在图案及色彩的选择上,我采用绚烂张扬的色彩却不失优雅的格调,表达了暗藏玄机的服装细节和结构,图形设计通过高清人像的折纸化处理后,重新拍摄成图片的创意思路,用二维平面的折叠图案呼应服装立体结构的折叠手法。

  17

  Alain Kimobana Ekial

  加拿大

  作品主题:《不完美》

  设计构思

  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不完美,我们常常会被现在的社交网络绑架,对外貌、人生、情感、生活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完美”定义。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或是瑕疵,毋须掩饰,不需要迎合别人,而是要学习如何处理瑕疵。

  每个设计师不时会有创意灵感缺失、大脑一片空白的状态,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尝试着去做一个“不完美”的设计,你也许会发现,行动胜于空谈。

  我的作品就在试图打破传统的束缚,尝试别具一格的设计,也一直试图推翻原有的设计理论,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做出不完美的美学。

  作品选用混合的颜色和不同的面料来进行相关理念的阐释。

  18

  王智沛、程蓓

  广州衣之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作品主题:《再现》

  设计构思

  本系列作品灵感来源于海昏侯国遗址,将面料经过创新并与可再生性原材料相结合,并以捏褶、染色、压褶等不同工艺手法,来塑造出新视觉效果。

  作品还利用探索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更好地传承发展设计创新新思路。

  更多精彩报道,敬请关注世界服装鞋帽网。

来源:中国纺织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