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国际博物馆日”,旨在号召世界各国关注博物馆和文化事业,促进世界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也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今年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飞速发展,不同区域和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让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连接在了一起,共同畅想未来。
为呼应这一主题, 5月18日上午10点,“华服典章——中国水族服饰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拉开序幕。当晚,上海纺织博物馆精心组织策划了首届“火麒麟”杯纺博之夜活动,30余名青少年在博物馆度过愉快难忘而又有意义的奇妙夜。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盛宴喜迎国际博物馆日
本次“华服典章——中国水族服饰文化展”在庆祝节日的同时,也为广大市民献上一份载歌载舞的文化盛宴。展览由上海纺织博物馆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贵州省民族研究院、黔南州民族博物馆、三都水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六家单位合作举办。
上海东方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上海纺织博物馆理事长季正荣先生在展览致辞中提到:“作为上海纺织博物馆理事长、同时也是一位上海市民,我为能引进这样的展览而感到高兴。纺博馆所代表的东方国际集团,希望通过此举,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更多的努力。”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徐飞表示:“在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举办‘华服典章——中国水族服饰文化展’,目的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文化担当,培育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民族故事,宣传多彩贵州,让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闪耀光芒。”展览由上海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杜宇平先生宣布正式开幕。
水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一员,这块土地孕育了许多像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等革命先烈一样的优秀人民,数千年来,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水书典籍、水族马尾绣、水族端节等优秀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水族的大本营在贵州省,主要聚居在三都、荔波、都匀、独山、福泉以及榕江、丹寨、雷山、从江等县市,占全国水族人口的90%以上,其中近半都居住在全国唯一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人因居住和生存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独特的服装款式和装饰特征。
本次展览由“水族历史文化”、“织秀云霞——水族的纺织绣染”、“青蓝素装——水族便装”、“情满衣襟——水族盛装”、“爱的纽带——背扇·童装”、“当代华彩——当代改良水族服饰”六个部分组成,集中展示不同支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水族服饰,以及与水族服饰文化相关的纺织工艺、刺绣、银饰等物品180件(套)左右。开幕现场还举行了水族服饰歌舞展演、水族绣娘现场表演马尾绣技艺等活动。
无论是百余年前就已闻名远近的“水家布”、水族人民独特的“豆浆印染”,还是传承了上千年的“马尾绣”,都是水族先民智慧的结晶。2006年,“水族马尾绣”还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展览是对水族服饰文化的一次系统梳理与展示,更是水族服饰专题展首次在上海亮相,展期至8月28日。
百名少年齐作画描绘“我心中苏州河”
开幕式当天,火麒麟杯“我心中的苏州河”第三届少儿书画创意大赛在上海纺织博物馆一楼大厅拉开序幕,近百名少年齐作画,场面壮观。本次大赛由上海市普陀区旅游局主办,上海纺织博物馆、《小主人报》承办、梅尔尼科夫美术馆、上海冠林美术设计有限公司协办,上海特安纶有限公司赞助。大赛秉承着宣扬上海母亲河“苏州河”的美好心愿,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孩子大胆放飞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尽情徜徉在书画艺术的神奇世界,感悟找寻生活真彩的童真乐趣,释放天性、写意自由。大赛报名通道已开启。
青少年穿越上海纺织6000年历史体验传统文化
5月18日晚,首届“火麒麟”杯纺博之夜活动成功举办,上海纺织博物名誉馆长蒋昌宁、上海纺织博物馆馆长、党支部书记蒋国荣莅临现场。上海纺织博物馆副馆长赵欢欢和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王锋华总经理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本次活动内容策划精彩,行程安排紧凑:
一眼,看上海纺织6000年的前世今生。
一晚,听纺织小故事、探秘科普小实验。
一早,做非遗小手工、传承纺织小技艺。
“中华情民族根”记忆大师课堂和浸入式参观文化创意园区M50,让青少年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创意的熏陶中华丽蜕变。活动特邀红十字会救护培训中心的刘若曼老师为同学们教授并示范紧急救护中的关键要点。
本次纺博之夜活动得到了东方国际集团旗下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为活动全新定制了一批夏季帐篷,每个帐篷配备一条“火麒麟”芳砜纶毛毯。芳砜纶是上海纺织科学家们经过几十年努力,研制出的耐高温阻燃纤维,也是中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高温阻燃高性能纤维,能有效阻隔火焰和热量对人体的伤害。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的座椅面料正是由芳砜纶制作,不仅耐火阻燃,而且面料柔软轻盈,成功让大飞机“瘦身”。毋庸置疑,“火麒麟”芳砜纶毛毯为本次活动安全顺利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服饰之美的背后,是这个民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审美心理、艺术传统和价值取向。上海纺织博物馆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追寻传统文化之美以及背后更多的人文内涵与情怀,唤起全社会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更多关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