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时尚快报 > 细菌科技加入球鞋性能战?容易被忽视的 PUMA 也在深耕研发尖端科技

细菌科技加入球鞋性能战?容易被忽视的 PUMA 也在深耕研发尖端科技

PUMA 与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实验室联手打造了一款运动套装,利用生物学科技,将细菌透过专业技术融合在套装当中。

  PUMA x MIT Breathing Shoes

  本周,PUMA 与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实验室联手打造了一款运动套装,利用生物学科技,将细菌透过专业技术融合在套装当中。其中的 Breathing Shoes、Learning Insoles 组合令人瞩目:「 着用鞋面充满细菌的 Breathing Shoes 时,通过特殊的设计,将所产生的热能传导到 Learning Insoles 中,而 Learning Insoles 中的细菌与汗液产生化学反应,观察者便能够通过精密仪器分析并且记录着用者的身体变化及运动表现。」

  而 PUMA x MIT 科技型球鞋并不是 PUMA 在运动科技领域内第一次做出重大突破,虽然不如 Nike、adidas 那样「声势浩大」,但在球鞋上玩科技,PUMA 也是认真的。

  PUMA x MIT Learning Insoles

  还记得在 PUMA 于 2014年发布,直到 2016 才完全解禁的 PUMA NRGY 鞋款系列吗?转折点源于 2016 的一场诉讼案,这起 adidas 起诉 PUMA NRGY 侵犯 Boost 知识产权的案子,以 adidas 败诉,PUMA 可继续宣传、销售搭载 NRGY 科技的鞋款而告终。

  adidas 的诉状并非空穴来风,因为 Boost 与 NRGY 这两种发泡缓震科技其实「师出同门」——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 

 

  PUMA NRGY 鞋款

  两种科技本源于巴斯夫研发的 Infinergy 发泡材料,不过 adidas 于 2011 年抢先与公司签订独享协议,并最终打造出 Boost 鞋款系列。而 PUMA 则另起炉灶,与美国的亨斯曼集团继续未完的技术开发,最终于 2014 年推出 NRGY 系列。

  虽然技术上近似,但 PUMA 的后续研发与投入生产等流程是通过自主渠道完成的,与 adidas 和巴斯夫并无瓜葛,这或许是 adidas 选择对簿公堂却「自吞苦果」的主要原因。

  

  Infinergy 材料与 adidas 鞋款

  这样的品牌斗争背后,消费者或成「最大受益者」,可以享受因产品多样化带来的多红利。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发泡缓震科技球鞋更多,之前独大的 adidas Boost 款系列的价格也可能会因为市场后入者而下调。

  话说回来, PUMA 依旧在球鞋科技的创新之路上迈步前行,甚至针对 Boost 技术,联手巴斯夫开发出采用 Elastopan 和 Cellasto 两种技术的改良版发泡材料科技,打造出 PUMA IGNITE 系列鞋款。目前看来,针对发泡材料技术,两大品牌势必要死磕到底了。

  PUMA IGNITE DUAL 鞋款

  此外,PUMA 还研发出了 PUMA Jamming 系列鞋款,从中底造型上,激似 Air Max 与 Boost 技术的结合体——在类似 Air Max 的中底框架内加入了发泡材料颗粒。

  PUMA 官方给这一透明颗粒底的技术命名为「Jamming」。对此, Nike 和 adidas 目前尚未给出官方回应。  

  PUMA Jamming Cushion 「Forest Night」

  倘若我们抛开品牌间的纷争,来看近年来球鞋科技的发展,其宏观上是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环,与其他各行业的技术革新一同推动着世界向科技化改革。即使一些技术革新在当下看作用并不显著,但这种超前的研发在未来也许能够造福人类。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