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正式推出轻运动服饰品牌Yessing。根据网易发布的信息,Yessing是一款主打轻运动,提供运动生活多场景适用的运动服饰。“轻运动”概念在国外较为风靡,国内也有部分品牌打造该类型服饰,面对运动市场红海,“轻运动”的加入能否分得该市场的一杯羹还有待市场检验。
据网易市场与推广总监Evan表示,“轻运动”就是将运动日常化和轻松化,把运动当成一件简单有趣的小事,随时随地都可以动起来。没有强烈挑战自己、自我磨练的要求,释放压力、积攒元气就可以。他认为“轻运动”是一种运动观。
在“轻运动”定位下,Yessing整体设计风格偏年轻,颜色以纯色为主,除去基本的黑白,较多使用蓝色和红色,版型则以宽松为主,紧身设计偏少。这也是运动休闲和运动时尚服饰这个大品类经常采用的设计风格,例如阿迪达斯旗下的NEO系列、FILA的休闲系列和斯凯奇。
在定价方面,Yessing的价位更接近李宁、安踏等国产运动品牌。以简单的女士短袖T恤为例,阿迪达斯旗下的NEO系列售价在129-300元之间,FILA售价一般在300-400元之间,斯凯奇售价在139-500元之间,而网易首发的女式圆领T恤售价为109元,低于前三家的最低价。
与其他运动品牌最大的不同点是,Yessing的首发产品包含牛仔裤品类,被命名为“动词牛仔裤”。 Evan介绍,动词牛仔裤原是为骑行设计的,可以应用于骑行、跑步、散步以及日常通勤多个场景。其主要特点是弹性高,同时在裤腰等设计上也考虑了运动需求。
Evan认为,和休闲品牌和时尚品牌相比,Yessing在面料、做工,运动机能的实现上会更有优势。而和运动品牌相比,Yessing不会有太多局限性,在品牌定位上有更大空间。
一位负责网易严选市场推广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网易于2016年底就在准备这个项目。“国内外掀起了健身潮,运动服这个市场还有持续上升的空间。另外,由于男装女装市场非常碎片化,最高的品牌市场占有率也不会超过5%,但运动服市场是相反的,非常集中,比如去年最大的阿迪耐克都有2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所以更适合品牌孵化。”她说。
其实“轻运动”在中国不是个新鲜词,斯凯奇中国区CEO陈伟利就曾表示其品牌定位为“轻运动”,女性运动品牌MAIA ACTIVE玛娅也数次将自己定位为轻运动服饰品牌。该品牌已于2018年5月底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
玛娅作为女性运动品牌产品,其差异化表现在以下三点:时尚、适合亚洲女性身型以及舒适度。创始人欧逸柔称该品牌的核心更多地是将“动起来”这个概念包裹在日常的生活里。因此在玛娅的运动服设计中融入了很多时尚元素:如芭蕾交叉绑带、落英花和大理石纹理、镂空水波纹等等。
玛娅官方向媒体表示,他们对亚洲女性身型数据进行分析,先通过模型制作出第一件样衣,再通过大量亚洲模特、专业健身者和日常健身者的试穿,收集反馈调整最终版型和尺码。在运动面料研发上,玛娅也表示已和多家运动面料供应商和研发机构合作,多种独家运动面料,希望可以达到“裸感”体验。
玛娅产品当前价位定位于大众化运动服品牌和高端运动服品牌之间。她们发觉,在轻运动消费这个价位端,中国市场的用户都在找更多的选择。也许消费者会选择传统国际运动品牌,但是当消费者将运动变成日常习惯的时候,他们更希望运动服饰兼顾时尚性和运动性,甚至可以在上班时穿着也不会显得太突兀。
玛娅品牌创始人欧逸柔曾在美国时尚圈工作,尽管纽约和加州才是轻运动装的流行地和斗兽场,她们对轻运动装中国市场会有所增长的判断反而更加坚定。她认为,国外当然也是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中国的轻运动市场的爆发点很快会来,运动生活方式现在都是在跟着国外的脚步,行业的发展在中国会快2-3倍的速度。如果现在能够抓住中国这一波增长机会,中国的轻运动市场一定会出现一家独角兽公司。
放眼国外市场,2013年创立的轻运动风品牌Outdoor Voices 5月份才获得110万美元的投资,据外媒报道,Outdoor Voices 近日之内又获得了包括 A.P.C. 集团在内的700万美元追加投资。
据外媒称,Outdoor Voices提供男女休闲运动装,这类轻运动服饰可以在包括跳绳、跑步、打蓝球、瑜珈或出门办事等场合穿着。在北美,穿 Outdoor Voices 被认为是时尚选择。
中国轻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郭和生对记者表示,随着城市节奏的加快,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轻运动”概念的提出体现出目前年轻人的诉求。运动服饰是一片红海,一个新概念的打造,要考虑消费者的接受能力、品牌忠诚度,还有相应的宣传和销售渠道。“运动品牌巨头拥有较强的产品技术研发能力和深厚的品牌基础,对于轻运动品牌来说也许是个不小的挑战。”
一位服装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服装业有一个量级分岭,小一点量级的品牌在整个服装的供应链上并没有议价能力,一旦量级到达分水岭之上,品牌才更有竞争力,可以实现品牌的良性运作。以他的经验,在运动健身潮下,从品牌创立、推广到盈利,未来3-5年是真正考验这些国内新兴品牌的关键时刻。
来源: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