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跨界、急转型后,赫美集团又站在了一个面临选择的岔路口。
向右,继续推进“国际品牌运营”战略?2018年前三季度的巨额亏损已摆在眼前,公司能否继续承受?
向左,收缩战线?还能靠什么来支撑起这家上市公司?
最近的种种迹象表明,赫美集团似乎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公司相继出售旗下阿玛尼相关业务资产、终止对崇高百货的收购,尽管公司为此将承担一定的账面亏损,以及巨额违约赔偿。
是的,还有什么能比活着更重要?
连续折本止血
尽管要背负高达1.55亿元的违约金,赫美集团(002356.SZ)仍坚持终止了对崇高百货的收购。
赫美集团对崇高百货的收购历时1年多,交易对价6.19亿元,此前公司已向交易对方支付股权转让款4.2亿元,只需支付剩余对价,就可股权交割完成交易。
赫美集团定位于“国际品牌运营的服务商”,对崇高百货的收购,正是为了服务于集团的发展战略。
崇高百货从事国际奢侈品牌服饰授权零售业务已有20多年,在国内多个地区代理Armani、Hogan、DOLCE & GABBANA 等国际品牌,截至2017年6月末,有59家品牌店铺。
公司表示,对崇高百货的收购,有利于集团整合奢侈品牌运营渠道资源,增强在商业物业领域的拓展能力,夯实集团国际品牌运营模式,是集团对商业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将推动集团的产业布局和资产优化。
以上,是公司决定收购崇高百货时,列举的一系列理由。
然而,1年多之后,终止收购的理由只有一个——没钱了,还剩下的近2亿元对价无法支付。
为此,赫美集团需承担1.55亿元违约金,导致2018年度增加1.55亿亏损额度。
赫美集团做过的亏本生意还不止于此。
2018年11月,公司公告称,将二级全资子公司上海欧蓝,和二级控股公司臻乔时装旗下所有阿玛尼业务全部出售。这笔交易预计产生约2500万元的账面损失。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海欧蓝和臻乔时装是赫美集团于2017年先后重金收购的两家公司,承担了集团战略转型的重任。
目前来看,集团的转型并不算成功。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已录得净利润亏损2.5亿元。
跨界急转型
自2010年上市以来,赫美集团(前称:浩宁达)已历经数次转型,且每次转型均为跨界、且匆忙。
公司原是一家智能电表制造企业。2014年,公司即完成了第一次转型,5.1亿元收购每克拉美100%股权,从智能电表业务转型钻石首饰销售。
当时,每克拉美的高资产负债率和高存货的问题已体现出来。
但在传统电表业务难以维持增长的情况下,对上市公司来说,这是一笔可以立竿见影提升业绩的交易。
此后,公司又陆续进入互联网金融以及小贷等业务。
2017年,公司通过收购上海欧蓝、臻乔时装等企业,开始向高端品质消费领域战略转型。
与此同时,赫美集团强势剥离企业其他资产,包括曾引领公司转型的每克拉美。
仅在2017年,公司就处置全资子公司每克拉美、控股子公司深圳博磊达、前海联金所、菁羊实业等5家公司。
2018年,公司又再度处置欧祺亚实业等5家公司。
斑马消费分析发现,以上被处置的企业,有些确属亏损企业,有些则还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每克拉美在2016年还为公司创造了近亿元净利润、201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也超过2000万元。
为快速实施转型,赫美集团大肆并购相关资产,从财务数据来看,这些资产很难谈得上优质。
上海欧蓝从2003年起代理国际服饰品牌运营,2017年被赫美集团收购时,仍处于亏损状态。赫美集团1500万元收购其100%股权,同时对其增资2.63亿元。
7.02亿元收购的臻乔时装,成立于2006年,在深圳、广州等国内一线或省会城市从事Armani 旗下的六个系列品牌的代理销售业务,被收购前亦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
最终收购失败的崇高百货,在2016年全年同样录得亏损。
目前,公司主要商业资产均以公司子公司赫美商业为主体进行收购,2018年上半年赫美商业亏损近4000万元,是公司最大的亏损户。2017年同期,赫美商业盈利1427万元,全年盈利1.77亿元。
2017年,赫美集团归属净利润1.44亿元,扣非净利润6735万元。如若不是对旗下资产的批量出售,公司已在当年录得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战略不稳
目前的赫美集团应该很缺钱。
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货币资金3.32亿元,短期借款高达12.6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48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4.01亿元。
无论是出售阿玛尼相关资产或是赔款终止对崇高百货的收购,均是为了及时止血回笼资金。
近来,公司连续对外公布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像是抓住了一根根救命稻草。
2018年5月,公司与韬蕴资本达成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协议约定,韬蕴资本在一定时间内,收购公司不低于5%股份,同时,双方还将在其他方面展开合作。
与韬蕴资本的合作,险些让赫美集团的战略再度分心。
韬蕴资本是东方云车(易到用车)的控股股东,赫美集团一度准备收购东方云车股权,进军网约车行业。
最终,在今年11月,双方终止战略合作。
之后,公司又连续与北京国资旗下的文科投顾以及台湾裕文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方面想借此解决公司目前面临的资金问题,另一面,在目前公司业务发展的颓势之下,引入更多的业务资源。
来源:斑马消费 作者:范建
来源:中国服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