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盖茨基金会的探索中心(Discovery Center)里,我们发现了一根长长的、类似披肩一样的宽布条,和这样一张卡片:
“袋鼠包”(Kangaroo Wrap),这是把新生儿和母亲(或者父亲)肌肤相贴包起来的一种技术。在我们照着卡片的图示,带着好奇、手忙脚乱地把一个完全模拟新生儿重量的塑料水袋娃娃绑到身上并拍照留念的同时,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马拉维、民主刚果的农村地区,有相当数量的新妈妈,正在当地助产士的帮助下,用同样的方式,把脆弱的早产儿包裹在母亲怀里,用母亲的体温维持着生命。
这个“袋鼠包”,可以救很多早产儿的命
从上世纪初到上世纪末,在现代医疗技术的帮助下,新生儿的死亡率从接近10%降至不到0.8%。然而到今天,全世界每年依然有260万新生儿无法活过生命的第一个月,大部分都发生在不发达地区。早产,是这些小生命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发达地区早产存活的记录在日益精进的医疗设备和无菌照料的支持下不断被刷新,然而这些高科技并不能惠及到偏远地带。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村地带,卫生基础建设缺乏,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分娩都是在家里进行的。早产婴儿没有保温箱的呵护,十分容易夭折,送去附近的医院也是一段漫长的颠簸。他们需要的是一种简便、低成本、有医学证据支持并且能够极大提高生存率的技术。
于是袋鼠包诞生了。
这种新生儿护理方法最开始在哥伦比亚推行,并在上世纪90年代受到了医学界和NGO的注意,世界卫生组织随后将其纳入常规护理手段之一。
它不像一般的襁褓一样紧,留出了婴儿活动和呼吸的空间;
绕过大人肩膀的布带,能够给婴儿发育尚不完全的颈部提供支撑;
而紧紧贴住大人皮肤,又能让婴儿身体保持温暖,且能让母亲或父亲能够空出手来自由活动。
最关键的一点,是它的成本极低,而且普及起来十分方便。本地的助产士能够在NGO志愿者的帮助下迅速地学会此项技术,并应用到不足月的新生儿身上。
201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袋鼠包的应用,让低体重新生儿(出生时小于2kg)的死亡率降低了40%——这是一项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而许多时候,当地人的需求,也不仅仅是被动地使用而已。
当Sustainable Health Enterprises的创始人伊丽莎白·莎浦(Elizabeth Scharpf)来到卢旺达的乡村时,她发现当地有接近20%的女孩子无法在月经来潮的时候获取卫生产品,平均一年要缺课35天。尽管有NGO捐来了卫生巾,但用完之后,女孩子们又陷入原有的窘境——囿于保守传统,她们羞于谈论,也不知道如何继续提出需求,继续被一月一次的流血困在家里。
莎浦出身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和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年纪轻轻又创业又做慈善,但在这些耀眼的头衔之外,她也将自己放在“发明者”的角度在思考人们的需求。她带着一个小的设计团队深入乡间,去寻找可以让当地人参与进来的方式——那就是依靠当地丰富的香蕉资源,用香蕉叶里的纤维晾干、切碎压制成吸水材料,生产出一种方便、吸力强大的本土卫生巾。团队投资并指导的本地工厂里,也雇佣了大量的当地女性参与制造、售卖、分发,这个过程中,女孩子也开始和大人们讨论起月经这个原本禁忌的话题。
小小的发明,却给世界带来了更多不一样。改变世界,纺织也可以。
来源:中国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