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市场研究 > 从“来样加工”到为知名品牌“量体裁衣” ——透过“迪尚之路”看新旧动能转换

从“来样加工”到为知名品牌“量体裁衣” ——透过“迪尚之路”看新旧动能转换

穿行在纽约曼哈顿区哈罗德广场,朱立华经常能认出路人身上的衣服是由迪尚集团设计生产。身为这家企业的董事

               穿行在纽约曼哈顿区哈罗德广场,朱立华经常能认出路人身上的衣服是由迪尚集团设计生产。身为这家企业的董事长,他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在附近著名的梅西百货,20多个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由迪尚供货。


诞生于1993年的迪尚,从一家小型服装外贸企业,完成了从来样来料加工,到自主研发设计、数字化设计制造和自主品牌出口的跨越,成为国际服装行业全供应链的知名“服务器”。


从“挣汗水钱”到为全球“量体裁衣”,迪尚集团一路走来,为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增添注脚。


上世纪90年代初,各类服装企业迅速兴起。迪尚以一张办公桌、几把椅子起家,做起了服装外贸。


“当时的订单都是国际中间商转了好几道手的,做什么、怎么做都是别人说了算,连线和扣子都是客户发过来的。”朱立华说,没有话语权,动辄被中间商压价、扣款,甚至赖账,是当时包括迪尚在内的服装外贸企业之痛。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外贸订单大幅减少、服装出口增速下滑,管理粗放的服装代工企业大量倒闭,连外资企业都出现“跑路”。这场阵痛让迪尚下决心摆脱中间商、打通自主贸易渠道。


十年磨一剑,迪尚终于打通外贸“中梗阻”,在美、英、德、意、日、韩等国设立了贸易公司,形成了覆盖欧美和亚洲主要国家的直通渠道,对接下游客户。


“如今,我们为近500个国际知名服装品牌提供生产和服务。在日本排名前10的服装企业中有9家与迪尚合作;在欧美,迪尚的市场占有率同样名列前茅……”迪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张诗哲介绍。


2018年,迪尚为全球生产各类品牌服装超过1亿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3亿元。


将半杯水淋到一件夹克衫上,水珠随即滚落,衣服表面没留下一丝水渍——这是迪尚针对欧洲多雨国家专门研发的防水防风面料,大受市场欢迎。


自主研发设计,是迪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一招。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服装加工行业竞争加剧。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附加值,将客户信赖转化为客户依赖,成为摆在朱立华面前的必答题。而他将目光投向了服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设计。


近年来,迪尚已经在英国成立了迪尚欧洲服装研发中心,在爱尔兰、西班牙、德国、比利时等6个国家设立分会和工作站,在欧洲招募有上千人收集信息,紧盯全球时尚前沿的最新潮流。


如今,迪尚集团生产的产品几乎全部含有自主设计元素;每个月,迪尚可以推出一万个新款服装设计。在中高端服装加工领域,迪尚通过自主设计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力。朱立华说:“以前我们满世界找客户,现在我们优选客户。”


在朱立华的蓝图中,大数据、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新技术与服装制造结合,成为挖掘新“金矿”的法宝。


“以前我们经常带客户去江浙看面料,现在可以在网上将素材提供给客户,更加快速有效。”迪尚供应链经理张晓腾说。


庞大的数据支撑使迪尚可以快速预估成衣价格,还能迅速形成数字设计。


从面料选择、服装设计,到最终的成衣生产,迪尚已经迈入了数字化设计制造的大门。新潮的生产方式和应用场景,也在迪尚开始落地,推动迪尚进一步走向高质量发展。


在迪尚,更宏大的蓝图已绘出雏形,迪尚面料中心、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10个重点平台已经启动建设。


“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行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甲昌说,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就是行业希望所在。


深耕加工服装市场,朱立华的梦想,是推动中国服装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他说:“我希望在将来,提起时尚,人们首先想到是中国。”            

来源:全球纺织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