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童模小女孩拍照时遭妈妈飞踹”的爆料引热议,随着事件的发酵,童模这个行业的背后乱象也被扒出,引人深思。
4月9日,一段杭州拍照女童模被一名成年女子脚踹的视频在网络流传。
视频中显示,一男一女两个成人用手机追着小女孩背影拍摄,小女孩拎着疑似道具的小书包安静地走向一面墙壁,途中弯腰把小包轻轻放在地上,此时,女童的妈妈立刻上去飞身一脚,小女孩被踹得踉跄几步险些跌倒,但是让人更觉痛心的是,小女孩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对待,头也没回,安静地站在那里。
视频曝光后,大多数网友都表示了愤怒和怜惜:“为了让孩子替你赚钱,至于下这样的狠手吗”“小孩像道具一样,再也无法直视童装模特了”...
4月10日,自称为该女童母亲的微博账号@妞妞妈-20101009在微博发布道歉声明称自己对女儿“疼爱有佳,绝无所谓的虐童之意”,只是“在沟通教导如视频上的稍大动作绝无伤害想法,造成各位的误解和不理解”。
该道歉声明后,网上有爆曾在3月份拍到妞妞妈妈用衣架打妞妞。
据童模合作商家表示,该女子确为女童妞妞的妈妈,妞妞作为模特与多家店铺合作,接单量大。不少拍过的店家,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看着让人不免细思极恐。
知情人透露,为了不耽误摄影师和商家时间,“童模不听话会被打,被教训,在基地里很正常……小孩真的挺可怜的,没有一个小孩会喜欢拍”。
事情发生后,已有100多家淘宝童装店主联名呼吁规范童模拍摄行业,推动童模保护。
淘宝也在其官方微博发声称,“愤怒之后,我们更需要行动。支持有爱的淘宝商家和品牌,你们的联合、呼吁与规范,就是对行业最好的净化、对孩子最及时的保护。”
童模行业发展最高可年入百万
这一脚踹得网友心疼,也揭开了一个并不为人所熟悉的行业——童模。
随着社会经济和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童装市场规模增速明显。据第一财经报道,2013~2016年我国童装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7.60%,2016年市场规模达1450.11亿元。
越来越多的童装企业除了加紧生产备货之外,拍摄用来展示网店商品的童模照片也成了最紧急的工作,一些品牌的时装秀和日常拍摄需求,催生了童模行业的发展。
有消息透露,职业童模年收入可达数十万,高的甚至上百万。
2017年,一个名叫叶祖铭的混血男童模接受采访,面对镜头,当时11岁的叶祖铭说:“我叫叶祖铭,来自塞尔维亚。我的爱好是走秀、跳舞、影视表演、拍平面等,很多很多。做了两年多一点儿。反正这种赚钱方法比较容易,就像今天七十多件,大概八千块钱……我年收入高一点儿八十多万,低一点儿五六十万。”
市场需求的增大,专门培养童模的学校和选拔童模的比赛,随之应运而生。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在类似的选拔中更具竞争力,课余时间就把孩子送去做模特培训,也催生了儿童模特培训学校产业链的兴起。
位于浙江湖州市的织里镇,就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童模培训产业链。据悉,织里镇有专门的童模培训班,有上千个童模,拍一套衣服一般收入80到150元,年收入十几万到上百万元不等。据称有的孩子放学后要拍到晚上10点,大型服装订货会期间甚至还会拍到半夜。
行业乱象,孩子不该成为赚钱的工具
“妞妞”事件后,人们疼惜的不只是孩子被打,更是担忧在被踢的镜头之外,童模们受到的约束、规训或者超出年龄阶段的言行“教育”,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行业已经具备了几个特点:一是规模不小。全国这么多童装品牌,网上这么多童装电商,依附而生的童模产业又该有多大,这已经不是小打小闹,它存在的乱象自然也具有了社会意义,需要引起重视。二是利益不少,在利益驱使下,有些行为可能变味,有些愿望就可能变质,而孩子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三是职业化特征明显,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不是兼职、客串的概念,而是在父母的带领下,正儿八经地当个营生在做,其影响已经走出教育延伸至劳动用工的范畴。
一年几十万,到底是孩子太受欢迎,还是父母太贪婪,被利益冲昏了头?
这是一个巨大的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虽然童模的出现有其市场的合理性,可是有些事情一旦过度就会走向反面。孩子并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监护人作为实际上的“受益人”能否客观的履行监护责任?恐怕要被打上个问号。
童模行业的产生并无原罪,但个中混乱、无序行为的存在和道德,甚至触角法律的争议,必须要得到重视。
来源: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