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产业透视 > 光威为何情定“鹿城”?揭秘包头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三大核心点

光威为何情定“鹿城”?揭秘包头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三大核心点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要精神的指引下,这个夏天注定要在内蒙古推动经济高质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要精神的指引下,这个夏天注定要在内蒙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切实行动起来。

  正值盛夏时节,平均海拔在1580米以上的蒙古高原却是天气凉爽,“母亲河”黄河在此处拐了一个大弯,它日夜奔腾不息地从位于内蒙古中西部的包头市南端流过。7月19日清晨,常年干旱少雨的包头市淅淅沥沥地下起了一场小雨。

  雨中,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永明心情很好。他感慨了一句:“真难得,下雨了,这是个好兆头。”其实,刘永明的好心情远不止是因为这场雨,还因为一场重要的项目签约。

  7月19日下午,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九原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威复材”)、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斯塔斯”)共同在包头市进行了万吨级碳纤维产业化项目签约。按照协议,几方将在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共同建设面向民品市场、更具成本优势和竞争力的大丝束碳纤维生产基地。

  随着该项目顺利落地及后续投产,对于推动包头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光威复材以快速增长的客户需求为牵引实施扩产;对于国产碳纤维迈入大丝束、低成本时代,进一步提升材料性价比,并以风电市场为突破口大力拓展工业应用市场,进一步解决好如何“用出去”的关键问题,从而全面增强产品竞争力,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在当天的签约现场表示:“包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包头也是个军工城市,包括碳纤维在内的很多新材料都广泛应用在军工领域。没有好的新材料,就不可能有好的产品,只有以新材料做基础,才能不断提升制造业的水平。碳纤维项目落户包头,对于包头新材料产业的提升以及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包头还被国家列为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真正利用好绿色能源,也是改善城市的未来发展,项目的落地也将对此形成助推。我们对项目未来的前景十分看好。包头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这个项目,希望项目从立项到开工,早日达产,尽快产生效益。”

  为什么落户包头九原工业园区?

  素有“鹿城”之称的包头,平均海拔为1067米。巍峨的大青山、乌拉山(以昆都仑河为界)把包头分为了中部山岳地带、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三部分。大自然赐予了这里丰富的矿产物资,使包头有着“稀土之都”的美誉。包头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被誉称“草原钢城”。然而,近年来,在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包头需要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新材料产业“皇冠”上的“明珠”,碳纤维就属于有着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气质的“明星”产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指出,碳纤维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加快碳纤维行业发展,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过,现实情况是,“高精尖”的碳纤维产品在生产环节需要能源配套。碳纤维碳丝的制备工艺包括预氧化、低温碳化、高温碳化等环节,需要通过高温把有机高分子纤维逐渐碳化成含碳90%以上的无机碳纤维,要大量消耗电能,这使得能源成本占碳纤维总生产成本的比例接近40%。

  一名碳纤维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介绍,能源成本因素是发展国产民品碳纤维的关键因素之一。国产碳纤维经过此前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功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也改变了世界碳纤维产业的竞争格局。但客观来看,与日本、美国等碳纤维强国的巨头企业相比,我国碳纤维产业整体在工艺技术、装备能效、能源成本等方面仍不占优势,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国产碳纤维产品的成本仍偏高,市场竞争能力总体上仍不强。

  “在民用碳纤维的产品成本构成中,生产碳纤维所用的原材料丙烯腈是大宗石化产品,对丙烯腈的价格变化是一个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而由于工艺技术、装备能效的持续改进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所以从现实角度看,降低能源成本,特别是降低电价成为国产碳纤维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地方政府如果能够提供政策可持续性的优惠电价,势必会对碳纤维龙头企业布局新项目形成较强吸力。”上述业内人士强调。

  而包头市的确能在这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对系列新项目在土地、税收、电价、创新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记者在该园区展示厅的墙壁上看见,在电价一栏,明确写着:经自治区、盟市两级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认定,将符合产业政策且在包头市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内的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产品生产企业用电列入优先交易范围,风光发电参与,不设限值,使目标交易到户电价达到0.26元/千瓦时。同时,还明确列出一项:“战略性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到户电价为0.26元/千瓦时。”相比江苏、山东一带我国碳纤维主产区目前普遍实行的0.6元~0.8元/千瓦时的工业电价,这一电价无疑具有很大吸引力。

  “如果我国碳纤维企业使用的工业用电的价格普遍能降到0.3元/千瓦时以下,那能够赢利的国产碳纤维企业就会增多。”上述业内人士说。

  在以上背景下,该项目选择了落户包头。按照此次签订的协议,项目拟分为三期建设:一期总投资约为5亿元,将建设2000吨/年的碳纤维生产线1条,包括原丝生产车间、碳化车间,以及相关配套车间、装置,建设期预计为2~3年。根据一期建设、投产情况及产能消化,结合市场需求将进行二、三期项目建设,最终将实现年产10000吨的碳纤维的能力。该项目将位于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纬四路以南,拟总用地800亩,按照一次规划、分批用地、分批招拍挂的原则实施,其中一期用地300亩。

  “支持中西部发展是国家战略。该项目选择在包头,是高质量的发展,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包头高性能材料产业的联动发展。”端小平说道。

  包头市政府副市长王秀莲则表示:“项目落地包头,是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内蒙古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补齐新材料产业短板,提升产业链水平的重要支撑。项目的落地实施,对于包头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而若从个体情感层面看,包头对于光威复材的几名高管来说还具有特殊意义。

  身为光威复材副董事长、总经理,卢钊钧当天的情绪可以用激动来形容。卢钊钧已经在光威工作了25年,常年出差无数,但7月19日清晨,当他在雨中站立在包头九原工业园区一望无际、绿草肥美的项目用地上时,他内心翻滚,他出生在包头土右旗,这里是他的故乡。和卢钊钧一样情绪激动的,还有王文义,内蒙古也是他的家乡。说来也很是凑巧,17年前也是7月19日这天,从呼市一所大学毕业的王文义来到了光威,一步步奋斗、历练,如今,他已经成长为光威复材常务副总经理。

  “此次到包头投资,我们也是经过了慎重考虑,这对光威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也使我能够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我感到十分激动和荣幸。”卢钊钧这句话,道出了他们两个共同的心声。

  为什么丙方是风电技术大佬维斯塔斯?

  在本次签订协议的几方中,丙方为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或许有人会问,全球风电巨头维斯塔斯为何会加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理解为,正是因为维斯塔斯对于碳纤维需求的快速增长带来的需求牵引,才驱动了该项目的落地。

   过去几十年,航空航天尤其是国防军工一直是碳纤维在全球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但近几年,碳纤维在民用风电领域的应用异军突起,成为新亮点。

  记者了解到,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装置的重要部件,风电叶片近些年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用传统材料制成的叶片已难以达到大型风力发电机的性能需求。长度大于42米的风电叶片需要采用强度和刚度更高、质量更轻的碳纤维或碳玻混合材料制作,才能保证叶片的强度。如此,全球风电叶片对碳纤维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碳纤维9.26万吨的总需求中,风电市场的应用占比约为23%,已经与航空航天领域约23%的应用占比并列排第一。预计未来几年,风电市场对碳纤维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仍将在10%左右。

  作为全球风力发电工业技术的领导者,作为一家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的巨头,很显然,维斯塔斯抓住了这一轮全球风电市场蓬勃发展的机遇。碳梁是维斯塔斯新一代风电叶片主承力结构材料,在减轻叶片重量、增加叶片刚度、增加叶片长度、提高发电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则是维斯塔斯最为重要的新兴市场之一。2014年至今,维斯塔斯先后把技术先进的2兆瓦和4兆瓦平台风机产品引入中国,并把运维服务灵活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满足客户的运维策略。

  而且,维斯塔斯对内蒙古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据介绍,在2012年之前,维斯塔斯在呼和浩特设有工厂,生产风电叶片。光威复材与维斯塔斯最初的合作也源自这家工厂。大约是2007年前后,光威复材给其在呼和浩特的工厂供应碳纤维预浸料产品。虽然该工厂在2012年关停,但是,维斯塔斯对于中国风电市场的信心、对于内蒙古在风电领域所具有的能源优势的判断却一直没有发生改变,而且,它与光威复材之间的合作也自那时起延续了下来。

  2014年,经过与维斯塔斯的前期沟通交流以及对项目进行认证和评估,光威复材正式启动了风电碳梁项目。2017年,光威复材开启了产品在维斯塔斯全球叶片工厂内的全球交付,年内,生产线增至30条,年产能增至450万米,供货值达到2.6亿元,成为维斯塔斯在全球最主要的碳梁供应商之一。2018年,光威复材从维斯塔斯在全球约2800家的供应商中脱颖而出,荣获“2018年度供应商最佳贡献奖”,仅供应维斯塔斯的风电碳梁一项,年内消耗碳纤维4000余吨。2019年,光威复材的风电碳梁年产能增至750万米。

  “长期以来,光威复材是我们非常信赖的合作伙伴,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支持。我们相信,这种坚实的支持将为公司的发展赢得更多机会。我们公司之所以能够这么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使用了碳纤维风电叶片。”身为维斯塔斯亚太区采购副总裁,克里斯托福凯特当天的情绪看上去很好。这几年,他深切地感受到,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碳纤维风电叶片的大量运用,使公司能进一步降低供电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

  而维斯塔斯不断扩张的业务,使它迫切需要依靠有实力、值得信赖的碳纤维供应商伙伴,持续不断地去满足公司对碳梁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

  “现在,我们愿意把技术引进过来,支持光威复材在包头发展该基地,我们有意愿、有能力共同努力,把包头打造成现代能源产业基地。”克里斯托福凯特说。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国产碳纤维持续提升竞争力的两大关键因素中,如何解决“用出去”问题是一大关键。而光威复材此次的新扩产项目,属于先锁定维斯塔斯这一大用户,再谋篇布局扩产,可谓切实贯彻了“需求驱动”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类似“订单式”扩产的思路,将对全行业形成重要的示范意义。

  为什么选了难“啃”的大丝束工艺路线?

  根据协议,该项目将锁定大丝束碳纤维,这也具有重要意义。碳纤维生产中所说的1k,是指一束碳纤维原丝中含有1000根单丝。按照业内的标准,每束碳纤维中的单丝根数小于48k的碳纤维,比如1k、3k的碳纤维都属于小丝束碳纤维,每束碳纤维中的单丝根数大于或等于48k的碳纤维属于大丝束碳纤维。

  在国际碳纤维产业中,大丝束历来被认为是“难啃的硬骨头”,但却是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尤其是对于国产碳纤维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而言,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是在如何解决“用出去”问题之外的另一大关键因素。而影响成本下降的诸多重要因素,就包括产业化和规模化量产能力高低、工艺技术水平高低、能源成本高低等。如果说降低能源成本是解决降成本问题的现实手段,那么,采用大丝束制备技术便是解决降成本问题的长远手段之一。

  从日本、美国的明星碳纤维企业目前的发展动态看,大丝束碳纤维制备技术是实现低成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大丝束也是碳纤维在工业领域大面积应用的主要技术路径。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的单线产能,生产效率更高,且能使生产成本降低约30%以上,成本更低,而且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铺层效率也更高。从国际市场看,大丝束碳纤维目前主要用于风电叶片、能源建筑等工业市场。另据相关预测,未来几年,大丝束碳纤维的年均需求增速将超过16%。

  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低成本始终是碳纤维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以军工为牵引不断发展起来的新兴战略材料,成本一直是阻碍碳纤维扩大应用范围和市场规模的重要障碍。而对轻量化以及对节能、环保、高效的不断追求,是推动碳纤维产品持续降低使用成本,在民品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的动力源泉。随着低成本碳纤维在风电叶片上的应用和快速扩张带来的示范效应,将会大大促进以低成本碳纤维为基础的下游民用产品的开发和技术进步。而作为碳纤维实现低成本化的重要技术途径,大丝束碳纤维是未来碳纤维民品业务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对此,卢钊钧表示,光威复材始终坚持高强、高模、低成本的“两高一低”碳纤维发展战路。在“两高”方面,光威已经取得很大的突破,实现了T1000、M55J级碳纤维产业化,但在低成本方面,光威复材还未扩大产业化规模。同时,为贯彻光威复材“521”发展战略,满足合作伙伴维斯塔斯对风电碳梁的快速增长的需求,公司经过多方调研后认为,包头具有显著的能源优势、天然的风能优势及良好的招商环境,因此,公司决定在包头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丝束低成本碳纤维产业。

  “目前,全球碳梁业务的主要客户主要集中在维斯塔斯,中国风电主机厂也在努力开发基于碳纤维应用的风电叶片。未来几年,全球碳梁业务仍有巨大发展空间。预计未来两年,光威的碳梁业务以及以拉挤工艺为基础开发的新产品,对大丝束碳纤维的需求量将会超过万吨。来自维斯塔斯的这种旺盛需求便成为我们实施新项目扩产的最核心动力。”光威复材相关负责人说。

  事实上,布局大丝束项目,对于光威复材本身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项目顺利投产后,将有效满足光威复材碳梁以及其他民品业务对大丝束碳纤维的放量需求,助力其民品业务进一步增强赢利能力,进一步实现“军民业务”两线繁荣的发展局面,完善公司在碳纤维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巩固公司在国内碳纤维行业的领先地位。而从国产碳纤维整体发展角度看,龙头企业在更具规模化的新项目中锁定大丝束,无疑将对国产民用碳纤维实现低成本量产,并大力拓展工业用市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示范意义。

  或许,被公认难“啃”的大丝束碳纤维项目真正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后,还将有着更深层的内涵,因为它将有效慰藉一批怀有“实业报国”初心的碳纤维从业者的内心。

  “一路走来,从打破国际垄断到自主技术和产业化水平一步步提升,从全行业亏损到龙头企业实现赢利,从能满足军工领域自主供应需求到在民品市场逐渐打开局面,国产碳纤维这些年发展得实在是太不容易。一代材料一代装备。龙头企业的未来基本上决定着国产碳纤维产业的未来,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未来。这两年,在‘从有到强’这条艰辛的道路上,以龙头企业为领军力量的国产碳纤维快马加鞭,不断缩小着与日本、美国碳纤维产业的差距。我们期待着国产碳纤维龙头企业能够真正做大做强,期待着他们真正能与世界碳纤维强企一决高下的那一天早一点到来。”说到这里,上述碳纤维资深从业者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了。

来源:全球纺织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