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九银十”传统纺织旺季的到来,下游部分纺织厂开始陆续接到新单,虽目前对产品需求有所增加,但市场各方按需购销的局面,似乎已逐渐演变为商企之间的“价格战”。
化纤、棉纺“繁荣”下的无奈:以为打了“翻身仗”,结果打起了“价格战”!
最近小编在走访过程中,的确听到了不少好消息,总结下来一句话:市场的确单子开始多起来了!但是,这或许只是表象。随着和布老板们交谈的深入,小编发现了在表面风光的背后,其实他们的内心都是在“唉声叹气”!
“现在面料的价格已经是我做了那么多年纺织最低的价格了,以前行情不好的时候,价格也没有低成这样。”在常熟做面料生意的王总跟小编感叹道。
他算了一笔账:今年原料虽然在低价,但是人工、水电、房租成本在上升,此外,安监、环保费用也一直在上升,而坯布价格却因行情的拖累,价格也是被现实无情打压,下跌空间明显,以近年来休闲装比较青睐的塔丝隆为例,228T涤纶塔丝隆目前报价在3.40元/米,228T锦纶塔丝隆在4.90元/米,而三个月前,228T锦纶塔丝隆的报价还是5.80元/米,涤纶塔丝隆价格也还要更高。
成交价-成本=利润,可如今节节攀升的运营成本,碰上节节败退的坯布价格,厂家们到手的利润可想而知。
据一位做工装面料的布老板感叹到,以往一天一台机器能赚百来元,今年只有50元左右,利润直接腰斩。“现在客户来问我报价,我都直接把最低价报出去了,也别希望他们还价格了,因为真的已经到底部了!”
从监测的样本企业数据显示,进入第三季度,常规喷水织机的机台率都处于低位,其中以生产190T涤塔夫产品的机子为例,在6月原料高位的时候,190T涤塔夫织一天亏一天,虽然现在原料下跌,成本压力有所下跌,可是坯布产能过剩,所以厂家多青睐薄利多销,利润空间并没有明显好转。
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棉纺行业,临近9月,中美磋商并未如期进行,可以看出短期中美贸易关系僵局难破,下游纺织企业出口面临巨大压力。自贸易战爆发以来,棉价持续下探,棉企资金压力不断加大。
据最近调研,不论是去年棉花上市初期采购新疆棉的用棉企业,还是今年储备棉轮出以来采购储备棉的企业都普遍表示,无论现在棉价能否反弹,占用的资金已经被套牢,随之带来的可能是企业运营风险越来越大。
某南疆贸易商表示,目前不想再赌后市,赶快落袋为安是首要目标。同时还反馈,最近新疆棉价格每天都在降,第一天13400元/吨成交,第二天就卖不上这个价了。另有进口棉贸易商直言,现在每吨棉花赔3000元/吨,就算低价甩货也不畅销,主要问题是没人接单,如此现象已经不是个例。
根据最近对青岛港市场的监测了解到,周初巴西棉主流价格还在13100-13300元/吨,现在12700元/吨甩货也难以出手。更让中间商深有体会的是,想要采购某指标的皮棉,各类棉商则会一拥而上推荐高性价比资源,而且低端报价层出不穷,让其难有决心下定。
纺织人抢市场的背后:握着产能过剩这颗“定时炸弹”!
在市场各方争抢销售机会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纺织人对后市的担忧,是及时止损的紧迫,是避险情绪的表达。
今年以来,纺织行业景气度不佳,上游聚酯需求偏弱,下游坯布库存过高是目前市场的常态。
数据表明,近两年向苏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转移的新兴喷水织机产能超过了20万台大关,远远超过了长三角地区传统纺织集群淘汰的喷水织机数量。整个纺织行业的喷水织机的数量远大于“限喷”行动前,坯布产能爆发势不可挡。
前面赚钱时候没有风险意识,拼命上新线大线扩充产能,深怕失去抢钱的机会。然而市场规律告诉我们在没有强需求支撑下形成的供方市场就是一个伪需求,泡沫过后徒留下没单导致不能正常开机的局面,又因为开机不足导致市场到处低价恶性抢单造成市场混乱、价格混乱。
而纺织市场的突然热销,改变了半年多的织造、印染运行状态,也为后期原料、染费涨价埋下了伏笔。但我们也要理性的思考这两类品种带来的“局部旺季”能持续多久,是否能够“以点带面”的带动整个纺织市场回暖,还是被淡季重新“浇灭”。
此时此刻紧随潮流、把握这难得一见的“旺季”固然重要,但盲目跟进也可能只是“接盘”而已。
经过调研,多数企业老板对于这波市场单行情也都是看空较多。一家贸易企业刘总认为,“市场货都是一阵一阵的,来得快去得也快。估计也就一两个月吧,之后又会比较平淡。市场单跟订单感觉联系不大,市场货的要求跟订单的要求也完全不一样,因此也不会带动订单市场起来。”
外贸企业王总说道:“估计是一波行情,因为我公司下半年都是11、12月开始忙,而往年这个时候也有很多市场单,所以目前的这波应该是暂时的,正常应该到那时候才集中。但今年总体行情不如以前,未必能达到往年高峰,只能说会比目前有好转。”
今年的行情伤不起,成了众多纺织老板的心声。目前市场上成交有所好转,市场上载运坯布的卡车也开始热闹起来,可是这波行情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大家心里都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好!
小编在此想说,市场始终握着产能过剩这颗“定时炸弹”,唯有稳字当头,方能熬过寒冬!
来源:中国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