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市场两级分化,腰部城市潜力不可小觑。
9月17日,尼尔森发布《揭秘高能市场:尼尔森中国城市快消零售大数据报告(2019)》。报告汇集消费者、门店、地理特征、产品及销量等超过30000个数据标签,洞察中国城市零售未来增长。
中国消费者的双重标准
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无论在“服务”还是“产品”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双重标准:服务方面,消费者对于日常需求的满足毫无耐心,要求即刻实现,相反他们为了喜欢的东西可以不惜排队等待几小时;产品方面,消费者比任何时候都精明,会理性选择高性价比产品,但是对于那些符合自己风格和兴趣的产品,又可以不计成本,任性消费。
同时,报告研究表明,带动消费的高端人士、主流青年(18-34岁且收入高于温饱人群)、大众宝妈(25-44岁有小孩且收入高于温饱人群)这三类高潜力消费人群,随着城市梯队的下沉而逐渐减小,消费力逐渐递减。尤其是高端人士和主流青年,在头部黄金城中分别占11%和37%;腰部力量城中高端人士占4%,主流青年占28%;尾部城市的高端人士和主流青年占比为2%和25%。
中国城市发展快速 不同城市发展各异
表现优异的城市在现代场景、便利生活、良性均衡、活跃市场等方面,存在一定共性,但也各具特点。头部黄金50城中的B级城市与A级城市相比,在四个关键特征上表现更加优异:
1. 城市利用率上表现更佳,B级城市利用率为56%,A级城市为43%;
2. 36%的主流青年占比高于A级城市的33%;
3. 现代渠道销售占比为78%,略高于A级城市的76%;
4. A级城市的人均快消品消费指数为19,B级城市则达到了22。
腰部力量城市也表现出两大特点:
一、分布地广,但市场潜力不可小觑,贡献40%全国快消品市场销售,拥有全国37%的零售店铺。
二、人口密度较小,但消费力偏高,人均快消品消费指数为22,高于头部20及尾部15。
中国快消品市场两级分化严重
研究还发现,中国快消品市场呈现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头部100城贡献了50%快消品销售额,其余2086个城市的总快消品销售体量与头部100城相当;80%的中国大陆快消销售来源于50个头部城市和478个腰部城市。
虽然线上渠道拉动中国消费的增长,但线下规模庞大,双引擎动力成常态。截止到2019年7月滚动数据,快消品整体增速高达13.7%,其中,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增速分别为36%、4.9%。
来源: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