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宏观经济 > 第十届国际基建论坛将于5月底在澳门举办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 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新机遇

第十届国际基建论坛将于5月底在澳门举办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 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新机遇

商务部合作司副司长韩勇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形成之际,加强国际基础设施投资和

借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东风,一场以“促进国际基础设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将继续探讨“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月7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共同宣布,第十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将于5月30-31日在澳门威尼斯人酒店举办。本届高峰论坛共安排了36场会议和专题活动,还将发布《“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2019)》和《“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2019)》。

据介绍,已有31个国家和地区41位部长级及以上政府官员确认与会,预计这一数字最终将增至50位左右。此外,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新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30多家金融投资机构,以及641家国内外企业和行业组织已报名参会。预计论坛规模将超过上届的1800人。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指出,本届高峰论坛的举办是积极落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举措和成果、促进重点基础设施合作项目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着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务实行动。

房秋晨指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到今年已是第40年了,正在从传统的EPC向EPC+F、EPC+I以及向更高端的BOT、PPP模式转型升级。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中国企业需要在属地化经营、社会责任、合规经营、投建营一体化、产业协同、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面补上短板,从而推动基础设施项目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商务部合作司副司长韩勇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形成之际,加强国际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将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有利于弥补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缺口、促进互联互通、深化国际经济合作,完善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在本届高峰论坛同期,商务部将在澳门举办第五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据介绍,截至4月底,已有9个拉美国家的12位部长级官员确认参会。商务部美大司副司长邵英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拉美国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将推动中拉发展战略和合作规划对接,推动一大批基础设施合作项目落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拉基础设施合作前景也日益广阔。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和秘鲁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协议,由此成为第19个签署协议的拉美加勒比国家。

对外承包工程带动我国设备材料出口170亿美元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近年来,我国对外合作保持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2018年,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298.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41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690.4亿美元,同比增长0.3%,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一般建筑和电力工程建设。

2018年,对外承包工程带动我国设备材料出口达到了170亿美元,比2017年同比增长了10.4%,对外承包工程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达到了84万多个。

韩勇指出,加强国际基础设施合作将为各国经济发展开辟新空间,让更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实现可持续性增长。“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石。没有它,经济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稳定增长。”

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开局平稳。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25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预计较去年同期增长4.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31亿美元,新签合同额50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5%。

韩勇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正向落地生根、深入发展、走实走深的阶段迈进。“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在日益增强;从国际上讲,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工业化,发达国家在经历再工业化,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都非常强劲。”

韩勇指出,中国企业装备制造能力强,产业链条完整,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较高,在海外参与国际基础设施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家从去年的统计数据上就能看出,在排名上,250强里中国有69家企业入围,整体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4%,居全球第一位。我们的实力已经在全球有目共睹。”

但同时,韩勇也坦言,随着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持续增加,中国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传统业务模式在支撑业务发展方面后劲不足,必须要发展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这都是我们未来要进一步研究,并且要努力去开拓的。”

为推动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合作,商务部去年同有关部门共同发布了《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暂行办法》。“这是一项管理制度模式的创新,根据《办法》跟各部门间建立了信息统一规则、管理分类分级、违规联合惩戒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对外投资的全口径、全过程的监控。”韩勇指出,目前,根据《办法》,正在研究制定实施规程、实施细则。

拉美成为中国对外开展承包工程的第三大市场

邵英军表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庞大,是全球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是企业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对象。目前,中拉双方已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了相互借助、共同发展的经贸合作格局。

“中拉经贸合作重要的体现就是双边贸易不断增长。”邵英军指出,2018年,中拉贸易首次突破了3000亿美元,达到了3074亿美元,其中,我对拉美出口1448亿美元,从拉美进口1586亿美元。“无论是贸易总额,还是进出口增幅均达到两位数字,拉美进口数字是25%。”

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在拉美地区前三位的贸易伙伴是巴西、墨西哥和智利。“中国和拉美贸易数量增长的同时,交流的产品也日益多元化。”邵英军说,“除了传统的产品以外,现在从拉美进口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包括食品,还有制造类产品。”在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共有15个拉美国家参与,277家企业参展。

同时,拉美已成为仅次于亚洲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第二大聚集地。据邵英军介绍,在拉美地区已有2200多家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的投资总额存量超过了3800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存量的五分之一。“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投资形势日益多元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链不断完善,不仅涉及能源资源、农业、制造业,也涉及电力、公路、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更包括电子商务、互联网、数字技术等新领域。”

拉美还成为继亚洲、非洲之外中国企业对外开展承包工程的第三大市场。“近年来,拉美国家不断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方式,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中国企业凭借资金、技术、施工等管理优势,积极扩大同拉美国家的合作。”邵英军说道。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企业在拉美承包工程签订合同的总金额超过了18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249亿美元,涉及电站、铁路、公路、港口、通讯、住房等广泛领域。邵英军指出,中拉在承包工程方面的合作方式也日益多元化。“中国企业在走出EPC模式的同时,以建营一体化的思路为指导,积极探讨通过PPP、BOT的模式参与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

另外,在自贸区建设方面,中拉经贸合作不断提质升级。目前,中-智自贸协定已经正式升级;中国与秘鲁的自贸升级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与哥斯达黎加的自贸协定执行顺利;中国与巴拿马已经完成了五轮自贸协定的谈判。

 

来源:21经济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