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各家上市药企三季报已发完,头部企业的增长吸引眼球,“辅助用药”企业的表现也是医药资本市场的“隐形”关注焦点。
市场“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医保资金持续为创新药“腾笼换鸟”,11月13日,新一轮国家医保目录谈判进行到最热火朝天的时段,备受关注的几家PD-1企业也都上阵谈判;另一边是在关注被调出医保目录、被监控的“辅助用药”表现,在政策的叠加影响下持续承压,市场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和洗牌,相关企业也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
“进了重点监控目录又被挪出医保目录,像这样的辅助用药,基本上很难再在市场里找到比较长远的定位。特别是有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神药’,在没有医保的支持下,医生也会很少用。”11月13日,瑞银证券中国医药行业分析师林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这些企业面临转型,“很多都在找产品、找项目、找团队,有的自己做创新药研发,有的考虑投资、并购生物制药的项目或企业,也有做产品升级换代或多做几个仿制药项目的。不论是研发还是销售方面的转型,都不是短期能完成的,要经历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过程。”
政策叠加影响
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照年度使用金额制订、上报辅助用药目录,品种原则上不少于20个。
今年6月,第一批20个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确定,各省级卫健委陆续在此基础上公布省级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并公布。此外,将其临床使用情况作为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内容。
这一批监控药物包括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奥拉西坦、磷酸肌酸钠、小牛血清去蛋白、前列地尔、丹参川芎嗪、鼠神经生长因子、胸腺五肽等20个药物。
第二波政策加压来自8月20日公布的新版国家医保目录,通过动态调整、有进有出,药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共调出150个品种,其中约一半是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其余主要是临床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的药品。
被监控20个药品全部在被调出品种之中。据IQVIA测算,此次大规模调出的品种中,有近20个品种的销售额超过10亿;西药调出的品种可节省医保基金约250亿,中药调出的品种可节省医保基金150亿左右,总共可节省至少400亿。
以20种重点监控品种为例,被调出国家医保目录,也逐渐会退出地方医保目录,这些辅助用药将重新投身市场竞争,可能会面临销售与价格双降的危险境地。
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显示,该20个品种共涉及578个药品批文,其中批文最多的是脑蛋白水解物(109个批文),其次为胸腺五肽(100个批文)。且多为临床用量大、市场份额高的品种,部分品种为企业独家品种。此次调出可能会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直接反映在最新的财报数据中,根据各家上市公司公布的三季报,“中招”的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以神经节苷脂为例,赛隆药业和赛升药业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赛隆药业三季度营收4266万元,同比下降55.62%,净利润第三季度为负,同比下跌110.33%。在业绩预告中,赛隆药业表示受药品招投标降价及部分产品被列入重点监控目录影响,产品销售收入不及预期。
另一个影响严重的品种是鼠神经生长因子,四家企业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舒泰神最为严重。其第三季度营收为1.79亿元,同比下滑5.47%,但净利润下降75.5%。舒泰神在财报中称,受医药行业政策调整及市场环境影响,其产品苏肽生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较多;2019年8月新发布的2019版《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对苏肽生的营销工作带来较大挑战。鉴于上述原因,预测其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以辅助用药为重点营收产品的四环医药“上榜”监控产品最多,包括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丹参川芎嗪、脑蛋白水解物、马来酸桂哌齐特等。其在中期报告中称:于2019年7月颁布的重点监控用药目录,预计将对处方和采购模式带来进一步的影响。
漫长的转型
IQVIA中国医院药品统计报告显示,自2016年开始,这20个品种的销售额已经呈逐年下降趋势。例如,2018年,用于脑梗疾病的骨肽的销售额比上一年下滑25.3%,营养用药核糖核酸的销售额下滑12.6%。
同时,近两年对于这些药品的使用监管也不断升级。如限制使用金额、定期停用以及定期约谈等。IQVIA分析,在医保局成立后,目录的准入管理也更为精细化,药物经济学被逐渐纳入和运用到目录评审中。今后同一个治疗领域的产品将进行同类参比,绝大多数辅助用药恐怕难以进入医保的报销范围。
国家级别的“辅助用药”目录出台,意味着医保“腾笼换鸟”再升级,由此节省的医保资金将更多用于临床价值较高的创新药等领域,促进医保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如10月29日,江西省卫健委发布的信息称,以丰城市促进“三医”联动改革为例,停止采购大量辅助用药和营养性用药,用药品规从2600多个降到1800个,腾出空间8000多万元,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将药品带量采购腾出空间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医保部门通过对于辅助用药的监控,可直接影响医生的处方意愿,极大程度限制这些品种的处方量,这将会进一步挤压相关药企的生存空间,转型迫在眉睫。
“有的辅助用药产品获批上市比较晚,相对来说安全性和效果比之前要好,这类产品如果规模比较小,推销得当的话,还能有一部分的市场空间。”林娜分析,被挪出去和重点监控的药物中心脑血管用药很多,“现在习惯用这些药的医生,尤其是偏基层的,在短期内用药习惯很难改变,所以一部分产品会有一定的用药的空间,但也只是暂时性。”
对于真正转型的路径,“一部分企业应该用目前好的现金流去做研发,或者去并购生物制药企业,资金和研发相结合。一部分仿制药企业在销售渠道较有优势,有类似渠道的,可以引进一些新的药品。”在品类上,都盯着肿瘤和从头开始创新也不太现实,林娜认为,“也可以关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样的品种,这些药品需要一些真正会做市场的团队,前面的外资公司也没做起来。一是药太贵、患者支付能力差,二是没有企业认真培养内分泌科医生。如果靠着医保谈判、生物类似药把价格降下来,这是非常大也是长期的市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