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每日头条 >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规划正式出炉,纺织行业的机遇在哪里?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规划正式出炉,纺织行业的机遇在哪里?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全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全员劳动生产率位居全国前列,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投资分别占全国的37%、39%和29%,这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数字基础。

目前,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将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这些都显示出国家对长三角这一全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

区域规划,要产业先行,机制配套。未来长三角区域将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十大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在打造世界级龙头企业方面,将主要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十大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等五大产业链;而在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方面,主要面向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等八大领域。

从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布局上可以看到,长三角未来打造的全部都是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炙手可热的战略新兴产业,但是从历史经验来看,在以往重要产业规划出台后,全国范围往往会出现“比学赶超”的火热场景,例如,光伏产业规划出台的时候,各地都有光伏产业园,新能源规划出台的时候,全国会有几十个新能源产业园,其他还包括芯片热、大数据热、人工智能热等等,造成的结果就是重复建设,无序竞争。

因此,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纲要明确之后,如何在地理区域一体化的前提下,实现产业规划一体化,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例如,江苏南京目前是国内重要的锂电池产业基地,LG,SKI等跨国企业先后建厂,那么长三角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是否可以把相关产业链进行重构,优化产业链,协同发展? 当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药谷”形成品牌,众多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纷纷入驻,同时园区内土地资源开始紧缺的时候,在长三角区域内,哪些区域适合同构?

央视财经姚振山认为,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首先是地域的一体化、机制的一体化,但是最核心的应该是城市和城市之间,省与省与直辖市之间产业规划的一体化,彻底打破区域界线,打破条块分割。 长三角的一体化,是资源禀赋差异化的一体化。让各个城市的资源禀赋得到最合理的规划,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让各类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 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是让资本能够有序流动的一体化,让产业集群带来资本有序聚集,让资本效率得到最大的提升。

《纲要》对长三角区域提出战略定位,未来纺织行业的发展机遇在哪里?

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最开发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会给长三角的纺织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纲要提出要“建设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纺织业借力长三角贸易“流量”辐射全球

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19年长三角企业百强榜。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百强企业首度发榜。其中,化纤企业共有7家企业上榜。江苏的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进入长三角企业百强榜的前十。从下表可以看出,2018年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7173616万元,远远超过其他化纤企业。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外贸摩擦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化学纤维行业的强势反弹为长三角企业取得较好经营业绩起了一定助力。

专家认为,江浙沪一带有着发达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如江苏丝绸产业、浙江纺织产业等,这些地区的供应链优势,可以借助长三角地区的贸易‘流量’辐射至全球。

“科创+产业”将成为长三角纺织业发展新动能

在《纲要》中,走“科创+产业”道路成为未来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等关键词成为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

与此同时,纺织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的关键。

工业互联网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无论从规模、质量还是速度上来看,都处于领先水平。作为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工业增加值占全国1/4以上,随着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正在成为长三角产业合作的核心,这也为长三角智能制造添加了新引擎。

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基础扎实,基于产业聚集和完备的工业体系,在上海,依托大国企、大平台集中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在浙江,阿里云预计到2025年将连接2亿台工业设备,服务工业企业30万家;在江苏,超过60万台工程机械装备通过徐工集团的汉云平台“登云上网”;在苏州,全市正全力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

2018年,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暨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工程启动大会上,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百万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倡议正式启动,提出力争2020年实现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百万家,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

在政策方面,早在2017年浙江省就率先推出“十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江苏和上海则分别在2017年年底和2018年年底印发《加快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和《上海市推进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8-2020年)》。跨地域政策方面,长三角九地共同发布《G60科创走廊推进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九地通过制度对接、财政扶持、技术研发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面,2018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签约正式上线,这对长三角地区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的信息互联互通又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人工智能

从人工智能发展来看,国内的人工智能发展活跃区域主要集中于三大地区:京津冀地区(北京为主体)、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和粤港澳地区(广东、深圳)。根据乌镇智库数据显示,北京、广东以及长三角人工智能企业数占到了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84.95%。其中长三角城市中,上海和杭州是聚集人工智能企业最多的城市,均超过了600家,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第一梯队。比如杭州的阿里巴巴、网易、浙江大华、海康威视、蚂蚁金服、涂鸦智能、国芯科技、Rokid等,上海的依图科技、智臻网络、思岚科技等。

其次,长三角地区抱团优势明显,江浙沪人工智能企业数合计占比达28.24%,专利数占比超过1/3。其中,上海以其顶尖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在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发展中占据绝对优势。从2015年到2019年上半年,上海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融资达到582亿元,仅次于北京地区。

5G

在5G发展方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程度纵深,信息化手段正成为长三角发展成世界级城市集群的重要手段。在去年年中时,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就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签署了5G先试先用推动长三角数字经济率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依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到2021年,四家通信企业将在长三角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000亿元,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建设以5G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把长三角建成全国乃至全球5G网络和应用先试先用的地区之一,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比肩全球主要城市群。

在去年年底,上海5G创新发展联盟、江苏省5G产业联盟、浙江省5G产业联盟和安徽省5G产业联盟代表还共同签署了《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倡议书》,成立“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着力于在未来三年,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5G技术试验床和产业先行区。

目前,在首批5G试点城市中,长三角城市占据10个,占到全国的1/5之一。

《纲领》是支持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新兴技术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密不可分,相互成就。尽管在前进的路上还充满着未知和困难,但相信在政策引领下,新兴技术能很快为发展带来新能量。


长三角支柱产业体系的升级换代初步显现,构建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新的长三角支柱产业体系的大幕已经拉开。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