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即时新闻 > 歌力思人均薪酬三年增60%远超同行 业绩放缓拟出让股权获利3亿

歌力思人均薪酬三年增60%远超同行 业绩放缓拟出让股权获利3亿

歌力思(603808.SH)收购国外六大服装品牌,一直朝着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时装品牌高端路线迈进

  歌力思(603808.SH)收购国外六大服装品牌,一直朝着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时装品牌高端路线迈进,不过今年业绩已大幅放缓。

  12月15日晚间,歌力思公告拟向红杉时尚科技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简称“红杉”)等五个战略投资人合计转让所持上海百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百秋网络”)28.69%股权,预计获利3.24亿元。

  截至2019年9月底,百秋网络实现净利润约4012.15万元,同比增长51.18%。不过同期歌力思净利润却仅增长2.62%,较此前20%以上的增速已大幅下滑,公司为增厚利润或是此次转让的部分原因。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三年来歌力思大幅增加销售费用,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5.83亿元继续增长11.55%超过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其中员工薪酬成本快速增长,2018年,其员工人均薪酬15.50万元,三年增长62.64%,远超同行。

  出让百秋网络28%股权获利3亿

  12月15日晚间,歌力思公告,公司拟向红杉、杭州解百等五个战略投资人合计转让所持百秋网络28.69%股权,合计股权转让价款3.443亿元。此外,百秋网络将获得红杉1.5亿元增资。

  上述交易完成后,百秋网络创始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成为百秋网络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31.06%;红杉持股27.75%,歌力思持股27.75%。

  相较2016年对百秋网络3.7亿元总估值的投资,三年后百秋网络估值翻近3倍,升至10.5亿元,本次出售资产预计产生3.24亿元的资产转让投资收益,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的 88.43%。

  百秋网络于2010年9月16日成立,并于2016年9月纳入歌力思集团,目前旗下已设立百秋电商、百秋鞋履、百秋仓储、百秋广告等子公司。百秋网络业务渠道包括线上与线下品牌运营,广泛覆盖包括天猫、魅力惠、京东、唯品会、小红书、网易考拉、品牌官网等线上运营商业平台以及购物中心、百货商店、自营及寄卖等线下运营渠道。

  截至2019年9月底,百秋网络共实现营业收入约2.20亿元,同比增长74.73%;实现净利润约4012.15万元,同比增长51.18%。

  歌力思称,百秋网络目前处于业务快速扩张阶段,此次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为百秋网络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有助于百秋网络实现外延式突破性发展,长远来看,更有助于其未来上市计划落地实施,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绩空间,巩固行业地位。

  除了上述出售子公司股权外,今年以来歌力思已进行了两次大的收购。2019年7月和10月歌力思先后收购深圳前海上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35%股权、 Adon World SAS 43%股权,分别耗费2.42亿元、895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93亿元),同时2019年8月歌力思耗费3000万元与圣珀齐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经营企业,占合资经营企业50%股权。截至目前,歌力思交易涉及的成交金额在连续12个月内累计已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

  销售费增长拖累净利增速放缓

  歌力思主营业务为女装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歌力思以“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时装品牌集团”为战略目标,目前公司拥有 ELLASSAY、Laurèl、Ed Hardy、IRO、VIVIENNE TAM、Jean Paul Knott、self-portrait 七个时装品牌,不过其中后六个品牌均为公司收购持有的国际品牌,歌力思在2019年确认企业愿景为“拥有千位事业合伙人的共创共享平台”。

  正是由于歌力思的高端路线,其毛利率达到70%左右,远超过森马服饰、美邦服饰的44%左右的毛利率,近三年公司毛利润增长迅速。

  同时伴随增长很快的是歌力思的销售费用,2016-2018年歌力思销售费用分别为3.43亿元、5.93亿元、7.30亿元,分别增长26.98%、72.72%、23.18%。2019年前三季度,歌力思销售费用5.83亿元,同比增长11.55%,远超营收增速。

  在销售费大幅增长下,歌力思净利润增速已大幅放缓。2019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8.85亿元、2.75亿元,分别增长8.57%、2.62%,净利润较之前20%的增速相差甚远。

  其中主要是职工薪酬支出占比最大。2015年其员工人均薪酬9.53万元,2016-2018年应付员工薪酬分别为2.89亿元、4.47亿元、5.51亿元,人均薪酬分别为11.03万元、14.66万元、15.50万元,远超过太平鸟、拉夏贝尔、美邦服饰多数在10万元以下的人均薪酬,同时三年员工人均薪酬增长62.64%,在去年行业整体放缓的情况下继续增长,这一指标已超过绝大部分服装企业。

来源:长江商报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