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专家时评 > 《爱尔兰人》:马丁·斯科塞斯最新演绎电影相对论

《爱尔兰人》:马丁·斯科塞斯最新演绎电影相对论

不久前,马丁·斯科塞斯在《纽约时报》上发布了一篇文章, 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漫威电影不是电影(cine

2miao/文

不久前,马丁·斯科塞斯在《纽约时报》上发布了一篇文章, 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漫威电影不是电影(cinema),以及表达了他如何理解电影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的存在。这位曾创作出《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穷街陋巷》等众多影史经典的导演,早已在电影史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他此番言论所掀起的波澜是可以预见的,一场关于“电影是什么”的全球讨论随即爆发。

爱尔兰人。资料图

事件的起因是斯科塞斯在英国宣传新片《爱尔兰人》期间,接受了《帝国》杂志的采访。采访中,他把漫威电影比作“主题公园”,迎来了一众粉丝的强烈不满。老马丁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具资格的电影捍卫者,他主张真正的电影应该拓宽感知、给予启示,而不是一味遵循商业规则、迎合大众品味。他当然也意识到这个行业正面对的凶险。保守的大制片厂不愿投资这部耗资巨大的《爱尔兰人》,好在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慷慨接盘,影片最终得以完成。这也决定了影片的投放方式,在短暂和有限的院线上映后,《爱尔兰人》登陆网飞,在移动端等待着更多观众的点击。

《爱尔兰人》是今年纽约电影节的开幕片。我有幸作为第一批观众,在纽约林肯中心参与了激动人心的全球首映。在千人大厅等待灯光暗去和银幕亮起的时刻,屏住呼吸迎接白发苍苍的罗伯特·德尼罗开始娓娓道来他所扮演的角色的故事,然后静静地坐在并不算舒服的椅子上,经历一次三个小时二十分钟的银幕历险。无论《爱尔兰人》是否如期待中那么精彩, 影片本身和这次无法复制的影院之旅会一起被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斯科塞斯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了希区柯克,他说,“每一部新的希区柯克电影都是一个事件。”的确,电影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产品,一个被明码标价的实物,我们走出家门前往影院,更多的是为了收获一种体验。但当流媒体网站成为流行的观影渠道,我们该如何看待电影艺术?当电影变得触手可及,当那个巨大的迷人银幕变得不再神圣,我们也许可以反问,《爱尔兰人》算不算是电影呢?

斯科塞斯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家了,《爱尔兰人》和他以往的黑帮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一份历经岁月蹉跎后的感怀。影片改编自查尔斯·布朗特(Charles Brandt)所著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听说你刷房子了》 (I Heard You Paint Houses),德尼罗饰演的主角弗兰克·希兰周旋于工会领袖吉米·霍法(帕西诺)和低调沉稳的黑帮大佬罗素·布法(乔·佩西)之间,他的存在定义着某种伦理、道义的边界。这位从战场归来的老兵在人生的半路加入了另外一种斗争,死亡成为他这一生无可回避的关键词。希兰没有在黑帮的乱斗中丧命,也没有因为暗害霍法而得到法律惩戒。过去再波澜壮阔,到老也是孤独自处而难寻归处,这时自然死亡反倒显得更加不幸。在《爱尔兰人》里,不存在过多的血雨腥风,每个重要人物的退场都可以毫无波澜。

这次斯科塞斯还启用了一项烧钱的电影新技术:通过CG处理来帮助人物“返老还童”,实现减龄效果。从人到中年的意气风发到迈入老年的落寞迟缓,老戏骨们这次的挑战是用八十岁的身子演绎出岁月的痕迹。但是特效祛皱过的脸庞多少还是有些怪异,毕竟我们已经通过斯科塞斯的电影,见证过德尼罗和乔·佩西在银幕上自然变老的过程,而技术大抵只能让他们面部回春,人的年龄感却不仅仅由模样决定。

再次用网飞打开《爱尔兰人》,大银幕缩小为电脑荧屏,精致的时代造景、考究的摄影和声音设计似乎不再那么重要,罗伯特·德尼罗、乔·佩西和阿尔·帕西诺三大重量级老戏骨间的飙戏也折损了应有的冲击感。无论如何,在我可以自如地拖动《爱尔兰人》的进度条时,复杂的情绪里有惋惜,也有一股好奇,因为电影既在云端,又在触手可及处,在变化,在朝着未知发展和前行。

衰老是令人感伤的,影迷是恋旧和深情的。老马丁和他的三位传奇演员,共同创作了一曲黑帮挽歌,进行了一次高调的自我致敬。岁月不饶人是句真理,《爱尔兰人》戏里戏外似乎都在说明曾经的辉煌终会淡去,旧时代不再,敌友都已退场,难免底色苍凉。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