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中国制造业,正展现出最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这一幕幕都不是传奇而是真实存在的,不论如何,这种奇迹就叫“中国制造”。
马娟是手机制造流水线上的一名品质主管。在大年初一,马娟就接到了产线主任的电话——要求回岗安排生产,然而生产对象并不是手机,而是口罩。在短短几天中,厂家依靠自身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几条无纺布热压流水线在她过来的路上已经完成。据说,这里一天能生产医用一次性口罩12万个。
2020年,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福建莆田。莆田是中国超大的鞋服箱包生产基地,布纺产业集群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城市。莆田全市有300万人口,但是没有一家专门的口罩生产企业,这对于莆田马上迎来的返岗复工及开学来说,意味着要从外地抽调,然而莆田并不是这么做的。
莆田工信连同鞋业协会,对全市发布“英雄令”:有自动针车50台以上、高周波机台20台以上、紫外线杀菌流水线,独立操作车间,操作工100人以上的鞋企,都可以报名生产。在符合要求及报名的企业中,仅仅用上10家,事儿就快速地成了。根据计划,每家分配产能20万个口罩,这样日均生产200万个。
在强大的供应链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造出了“中国速度”。不过,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如果只是谈产业集群、供应链强大,不足以看到中国制造业的全貌。
2月5日,富士康在深圳龙华的生产基地下线了首批量产的口罩。富士康的目标是,建成日产200万个的产能,以供深圳市使用。同样在2月5日。上汽集团将其在广西来宾市的一家供应链公司的厂房进行改造,成功建起12条口罩生产线,其中符合N95标准的4条,一般医用的8条,日产可以达到170万个。
国内代工巨头比亚迪。官方在7号宣布,其采购设备和原材料,以及改造生产线,在2月17日开业量产,计划产能是口罩500万个/天,消毒液5万瓶/天。
目前,中石化已经组织了分别位于北京的两家、江苏一家及广东的四家供应链上的企业,开始改造工厂,搭建流水线,计划到3月10日,实现新增产能至100万片/日以上。
中国制造,成为了万众一心抗击“新冠”的战斗中,最重要的纽带,也是中国人们心中的英雄。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