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产业透视 > “抗疫期”传统零售线上“逆袭” 头部企业物流优势再次凸显

“抗疫期”传统零售线上“逆袭” 头部企业物流优势再次凸显

无论是生鲜电商、传统商超还是百货商场,都纷纷将前端业务重心向线上倾斜,社区拼团、无接触配送服务、春节

传统零售因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引爆线上争夺战。

在这轮疫情大考中零售业态将自身业务板块持续扩张,迎来线上红利收割。家乐福一家门店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春节期间,我们到家业务不打烊,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300%以上,且每日环比双位数增长。销售数据显示,顾客购买的商品以生鲜食品为主,例如沙糖桔增长675%、方面便增长878%、肋排增长1097%。”

无论是生鲜电商、传统商超还是百货商场,都纷纷将前端业务重心向线上倾斜,社区拼团、无接触配送服务、春节不打烊,直播带货,打通物流链等一系列活动接踵而至。与之相对,单纯依托线下的零售业则全面遇冷,客流锐减,生存面临较大压力。

对零售业态来说,短期流量飙升的后疫情时代,更迭洗牌仍聚焦于数字化竞速。

传统零售线上“逆袭”

一时间,全民切换成“云模式”小程序卖菜、柜姐直播卖货、线上发布会,各类传统零售业态开启线上逆袭之路。

传统百货商场方面,天虹、银泰等购物中心等百货业态开始加速推进线上化业务,把更多的门店专柜、商品搬到线上。利用导购线上直播带货。消费者被疫情困在家这些天里,朋友圈里的微商和直播却依然活跃。

大型商超方面,零售商继续全力开拓增量空间,而非单纯将传统业务线上化。过去零售商超主战场是线下门店,线上业务更多只是渠道补充,随着数字化布局深入,线上公域流量池的挖掘渐渐成为重点功课。

此外物流受阻,生鲜、外卖等本地到家服务成为消费者采购物资的重要渠道。

在2月25日的电话会议上,苏宁家乐福CEO田睿表示,疫情期间家乐福积极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同时大力发展到家业务,先后进驻苏宁易购和苏宁小店平台。今年年初至今,来自苏宁易购渠道的日均单量环比增速达到60%,苏宁小店渠道的日均单量环比提升202%。

此外,2月12日,家乐福新版到家小程序全国上线,结合线下门店、推客、苏小团的大力推广,2月21日大促当天日均订单量环比提升329%。

“大概在3月底,我们会完成家乐福数字化改造。除了和电器店、苏宁百货、苏宁置业融合以外,现在最重要的是与互联网融合。”田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在家乐福1小时达场景里,苏宁小店、家乐福小程序、苏宁易购APP和家乐福门店的链接已经全部打通了。依托家乐福的209家门店,把苏宁的一小时达、同城半日达、苏宁菜场的‘预售自提’模式也全部打通了。”

此外,生鲜业态方面,疫情之下生鲜需求倍数增加,首先要保证供应链畅通。复工复产还在推进,部分地区还在实行严格的“封城”,物流行业并未完全恢复,对于时效要求较高的生鲜零售行业而言,挑战巨大,此时头部零售企业的物流优势再次凸显。

春节期间,武汉的两家沃尔玛配送中心肩负着湖北全省34家沃尔玛和山姆门店的商品配送任务。面对交通管控、员工复工难、调配货品是往年数倍等问题,沃尔玛通过协调各方人员加班加点重新安排人手和配送路线,与政府相关部门及外包公司等反复沟通协商,奋战48小时后打通湖北省内的20条运输线路,保证货物能够及时配送到各门店。

除了沃尔玛外,另一头生鲜零售巨头盒马也加大力度保证供应链畅通。一方面,盒马通过各地政府及商委,对接更多的供应商,加大从各地的农业基地、批发市场采购力度。另一方面,盒马合作的500家直采基地,第一时间召集工人,复工复产,保证盒马的生鲜供应。以上海为例,一天有50万份包装蔬菜、80吨的散装蔬菜上架,这些备货其中9成是盒马的直采合作基地。

或将迎行业洗牌

2020年开年线上零售业一派火热,但冷静过后,对零售商来说2020年并不能简单称之为乐观。回顾2019年下半年,就有多家生鲜新零售商爆雷、资金链断裂、融资下跌、营业亏损。而洗牌之后,头部企业仍然竞争力强劲,利用供应链、线上引流方式独领一片天地。在疫情大考之中,基于资本、技术、渠道的综合实力,无论是分拣能力、线上流量占有能力还是调度、运营弹性,众多大平台仍掌握绝对话语权,未来集聚效应也必然更加明显。

疫情过后,如何纵深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模式成为生鲜零售商需要思考的问题。疫情过后,谁能在配送速度、新鲜程度和价格优惠度三方面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把更多的用户留下来,才能真正的活下来,转危为机,成为赢家。

目前所带来的线上流量高峰能否持续助力发展仍存未知挑战,而即将迎来的线下渠道复苏,也充满不确定性。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已然形成。今天的零售业,正处于全渠道变革前夜。

峰瑞资本撰文称,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是“黑马”的生鲜新零售,在疫情过后,会快速回落,加速淘汰,最后剩下的,会是能够打通线上线下的、全品类、全场景零售平台。

一方面,疫情过后,市民不再热衷于“抢菜”、“囤菜”,生鲜采购频次和数量将会下降。疫情期间,本来应该被餐饮机构消化的、占比30%的生鲜需求,几乎全部挪进了家庭,通过生鲜采购、在家做饭来承接,疫情过去食肆开业后,这部分采购量将回归餐馆。业内认为,能不能形成用户长期线上订购生鲜的消费习惯,还需要观察,疫情过后能留下多少用户依然存疑。

另一方面,用户在体验各种线上买菜平台的过程中逐渐成熟,会更加倾向于能够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销售平台。因此,近期名声大噪的生鲜电商平台,经历了小高潮之后,会加速洗牌,最后只剩下少数几个。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